季羡林私人藏品外流拍卖追踪:北大声明难消疑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季羡林

针对目前媒体关注的季羡林私人藏品外流拍卖一事,前天,北京大学新闻中心正式发布声明称,北大已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展开调查,并按照季老的要求,对其收藏品正在逐一进行清点登记,目前尚未发现季老藏品外流的情况。

北大新闻发言人前天表示,根据季老的意见,目前某些人手中流传的上款为季羡林的当代字画,应该并非其真藏,工作小组正对此进行调查,并希望能获得有关部门给予的积极配合。

北大在声明中同时表示,北大将始终尊重季老意愿,妥善安排好医疗照顾和日常起居,为他舒心愉快地生活工作创造条件。同时,也呼吁有关媒体尊重事实,尊重法律,客观报道。

钱文忠 (季羡林弟子):

两个方面难以理解

钱教授表示,对于此事他有两个方面不理解,首先,北大发表的声明让他难以理解,不足以消除大家的疑虑;其次,张衡迟迟不拿出画作原件进行鉴定,也让他难以理解。

对于北大公布的季老画作“尚未发现外流”,他表示这个说法既没有标明季羡林先生具体的画作数量和目录,也没有说明这一说法是如何调查得来的。他认为北大的工作应该更加坦诚、透明。同时他认为,张衡迟迟不拿出作品鉴定的做法,超乎常理,也让他很难想象。

对于北大表示“根据季老意见,当代字画,并非真藏”,他表示十分费解。他介绍,之前见季老时,季老曾经提到画丢了有两三年,他早知道此事,并对此事提出“冷静稳妥,查明是非”的方针。

至于这批画的真伪,他认为他所看到的唐师曾发布的三幅画是真的。因为这些画的作者和季羡林先生来往亲密,在季老家中也曾看到吴祖光、臧克家两件作品,同时又有季老前任秘书李玉洁老人的证词,所以他个人判断这三幅画是真的。

至于艾青和费孝通的作品,他怀疑这两幅画的真实性。因为据他所知,两人均和季羡林先生没有太多来往,艾青画作上的上款有悖常理,同时他也尊重艾青家人的说法。他表示这批画很混乱,不排除有一些是赝品的可能。

张衡(事件举报人):

一件真品就能定论

张衡表示,季老双目视力极差,现在是无法看清拍卖图录中的图片的。他也未曾带实物画作请季老过目,因此季老无从判断那些字画是否属“真藏”。同时,迄今为止北大校方从未和他联系,去鉴定他手中字画的来源和真伪。此外,在之前的接触中,季老也向其表明知道藏画被盗事件。

他再次提出,14件作品中最先公布的3件,有季老前任秘书李玉洁老人的相关证词为证。他要求专家对其进行鉴定,同时他也将逐步拿出其他作品进行鉴定。

他重申,金兆拍卖公司拍卖的“季羡林藏品”共14件,只要其中有一件是真的,盗卖一事就能成立。

针对此前艾青家属质疑其中一件艾青作品系伪作一事,张衡表示,外界所能看到的艾青作品,是其所提供的金兆公司拍卖资料,图片尺寸只相当于书画原件的1%或更小,经过多次复印,图像已经很模糊,完全不能作为鉴定依据,鉴定结论必须看书画原件实物。

唐师曾 (新华社记者):

3幅作品为季老所藏

唐师曾表示,涉及此事是季羡林先生让人找他,“没事不会找我”。他强调为避嫌不方便发表意见,但他和季老的弟子钱文忠教授的意见一致,具体以他博客中的内容为准。

在博客中,他提到“此处提到的多次被拍卖市场叫拍的‘拍卖品’,是季老家中保存的,纪念性质的私人藏品。”他还在博客中公布了黄镇、朱霖给季老祝寿的《松鹤延年》,吴祖光书法,臧克家书法三幅作品的照片。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