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庄艺术节400艺术家集体“卖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艺术家刘成瑞,用爬行的方式将一堆土用嘴巴一口口“搬运”到30米之外的水泥地上,并在每堆土前记录时间。

第四届宋庄艺术节开幕,首日成交百幅作品。

相比在摇滚乐中开幕的798艺术节,宋庄艺术节更多的是泥土气息,昨日,第四届宋庄艺术节在周边就是泥地的宋庄美术馆开幕。而在最具有民生性的艺术集市活动中,更是聚集了400名艺术家集体卖艺。据悉,整个艺术节将持续1个月。

庄稼地边“长出”的艺术

庄稼地边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进而有了画家村,又有了自己的艺术节,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宋庄。

昨日上午,北京刮起的大风,在这个庄稼地里显得更为狂妄。然而,四面还是有村民赶着前往开幕式,也一路欣赏着庄稼地边上“长出”的艺术。类似在靠近原创博览中心马路中间,就躺着一百辆被压扁的自行车环境装置作品。

除了地面是展区外,建筑墙面也摆上了作品。今年798艺术节总策展人王林称,只有在宋庄这样注重原生态和开放性的艺术村落,才有机会让富有创意的当代艺术家实施个人创作的环境作品。

艺术集市最具人气

本届艺术节由年度论坛、主题展览和2008宋庄艺术集市等活动组成。

不过,最具人气的还是4000平米大棚内的艺术集市。与前三届在泥土地的空地上露天摆放相比,今年的艺术集市搭建了大棚,参展艺术家约为400人,展出作品2000多件。组织方也统一代为交易,而不再有艺术家与买家的交流和砍价。每幅作品从百元到万元不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艺术集市的作品风格多样,从抽象派到超级写实主义。不过也有观者指出,集市中的作品没有档次,抄袭跟风现象很重,“可以看的出,当代艺术红人类似方力钧、岳敏君的风格是他们抄袭的重要对象,但这就失去了艺术的本质原创性,没意思。”

截至集市结束,工作人员统计的成交量达百幅,其中大多为系列小作品。主办方相关工作人员称,艺术集市第一天,许多人都在观望,“艺术集市到11月7日才结束,到那时的结果才会比较客观。”

“野地穿越”延续宋庄在野性

艺术家刘成瑞在宋庄完成了《刮子移土》系列之五的“野地穿越”行为艺术。身穿西装礼服,提着公文包,刘成瑞要在一个工作日内,将空间外的一大堆土用爬行的方式一口一口搬运到距离30m外的水泥地上,并在吐出来的每一堆土前记录具体时间。刘成瑞告诉记者,自己只是想呈现对土的方式。之前系列中或者是以光膀子爬行,这次穿上西服是想展现上下班的生活状态。

宋庄艺术节策展人郑娜称,“野地穿越”中的“野地”字眼,正好是艺术家民间立场与在野状态的鲜明表达。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