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投资能否等于储蓄未来

“艺术投资就是储蓄未来”,这是上海艺博会的主题。想必提出这样的主题或许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艺术、投资艺术。确实当今收藏界中收藏者大多是以投资为主,真正为艺术而喜好收藏的人恐怕极为有限。需要指出的是,2005年秋季以来,中国传统的字画遭遇前所未有下跌行情,一度人气旺盛、行情迭创新高的局面不见了。伴随着字画行情大幅回落,一大批短线投资者陷入套牢的境地,有的损失惨重,更有的甚至血本无归。不过,这次行情的回落实实在在地教育了一大批投资者。

若要细细地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的艺术市场缺少的是为艺术而投资的人,具体讲是缺少热爱艺术的投资者,他们不是为欣赏而收藏,而是纯粹以赚钱、赢利为目的。有许多游资是从房地产和股市中分流出来的,这些人通常不太懂艺术,大多是想在艺术市场上捞一把,更有的仅是附庸风雅。由于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艺术市场,造成前一阶段艺术品行情的大幅飙升,价格大涨。从而引发众多藏家的抛售,最终因接盘不济导致行情的一路暴跌。那么,艺术投资 能否为藏家带来投资回报,“艺术投资就是储蓄未来”对吗?答案理应是肯定的。

以笔者之见,要想在艺术品投资中站于不败之地,需要投资者树立三个理念。

一是中长线投资的理念,国际证券市场有三句格言:“长线是金、中线是银、短线是铜”,这句话同样也适合艺术品市场。中国古代对艺术品投资也有论断:“土地五年涨一倍,古董十年涨六倍。这说明投资艺术品要有回报,不是今天买进,明天就可以赚钱,一般是有一定时间和周期的。像谢稚柳的精品《峨嵋金顶图》曾在1992年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位海外买家以34万港元购进,当时,这幅作品已是谢稚柳作品最高价,但时隔8年,当这幅力作再次亮相苏富比时,受到了买家热烈追捧,最后以103.5万港元拍出,不仅再创谢稚柳作品的新高,而且8年中升值2倍。由此可见,只要眼光好,中长线投资艺术品回报是相当可观的。

二是购买投资精品的理念。艺术品市场上历来有这样的说法:“只要东西好,不怕卖不掉;只要东西好,不怕卖不高”。它告诉我们只要投资的是精品,总会卖出好价钱。从拍卖场上看,精品与一般作品的价位往往有天壤之别,即使大名家的精品与应酬之作也有悬殊差别。像张大千、齐白石的作品既有上千万元的作品,也有几万元的作品。因此,对藏家来说,挑选精品投资至关重要。

三是逢低吸纳的理念。艺术品市场是需要“拣漏”和“淘全”的,不论在集市上或是艺术品拍卖场上都有机会,实际就看你的眼光是不是到位。如果眼光好,对市场价位又熟悉,那么,你就有可能买到便宜货。记得1997年上海拍卖行曾推出黄幻吾的《漓江山水手卷》,当时一买家只以2万元价格买入,4年后,当该幅作品在上海敬华亮相时,却以9.02万元成交,短短4年竞赚了3倍多。

总之,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可以减少投资的风险,增加赢利的概率,“艺术投资就是储蓄未来”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