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收藏只看A货 玉器“收藏”:要先辨明真假

近日,现代快报读者理财节暨理财博览会将开幕,活动现场将有收藏品鉴定专家坐镇,为快报读者免费鉴定收藏品。根据收藏爱好者的反馈,快报挑选了瓷器、玉石、书画、钱币四大门类的鉴定专家。在现场鉴宝之前,记者采访了部分专家,让收藏爱好者先了解一些收藏知识。

今天,我们关注玉石,明天我们将推出瓷器、书画和钱币的相关报道。

玉石先辨真假再谈收藏

“玉器分为软玉和硬玉。”玉石专家章义平表示,和田玉称为软玉,翡翠则是硬玉。目前在收藏界,和田玉和翡翠都拥有不少追捧者,和田玉除了籽料价格高昂,整体而言,行情不如翡翠来得高。不管翡翠还是和田玉,现在都有不少假货,想要收藏就要先学会分辨真假。

翡翠收藏只看A货

章义平说,翡翠有A货、B货、C货之分。把翡翠浸于特定的酸中和漂白液中,以去除翡翠中的铁杂质和一些污渍,然后再上蜡进行抛光处理,经过这样处理的翡翠和未进行任何处理过的翡翠都称为A货。在上述过程中,某些含杂质较多的翡翠结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向其中注入聚合物加以固结,经过这种处理的就是通常所说的B货。有时候,为了使白色的翡翠产生颜色,常在翡翠中染上绿色、红色等颜色,这就是C货。

A、B、C不同的级别,是对翡翠最基本的分级。真正的收藏爱好者不会考虑B货和C货,他们更多的是考虑A货翡翠的种、水、色。所谓种,有人认为透的就是种好,其实是翡翠内部颗粒大小及结合紧密状况的表现,颗粒小结合致密就是种老。

翡翠的水头也很重要,水就是通透度,透明者极为罕见,绝大部分翡翠都是不透明至半透明。看翡翠的色也是判定翡翠优劣的重要因素,翡翠色泽鲜艳饱满为优,其中尤以绿色为最佳。

和田玉看“毛孔”辨真假

和翡翠高昂的价格相比,和田玉目前的价位相对较低,因此也被很多收藏爱好者看好,认为未来更具升值潜力。和田玉专家老顾告诉记者,和田玉籽料要看是否稀、奇、特,一块籽玉如果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就是好料;三个条件都具备,则是极品。

鉴别和田玉的真假成为收藏爱好者入门的第一课。老顾表示,首先要观察玉料,无论造假的手段多么高明,假籽料的质地、颜色肯定都不如天然籽料那么细腻、柔和、滋润,不会有天然和田玉的灵性。这就要求收藏爱好者要多看、多上手,多了解和田玉。

此外,真正的和田籽料无论多么细腻,表面都会有无数细密的小孔,特像人皮肤上的毛孔。一般来说,用放大镜就能看到这些“毛孔”。假和田玉与真的再相似,其表示是没有“毛孔”的。如果和田玉的皮色造假,那么就要用开水烫。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比较疏松的地方,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天然的和田玉皮色呈亚光。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