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赌石交易背后的疯狂

海南最早的赌石人

“石头丰”辜孔武

说起“石头丰”,在海南的赌石圈内已是无人不晓,不只因为他是海南最早的赌石人之一,也因为他是海南目前赌石交易最大的买家和卖家之一。“石头丰”是行内人给辜孔武取的外号,原本是叫“石头疯”,但是因为缅甸师父说,“石头疯”听起来像是疯子,于是他就随即改为“石头丰”。说起自己的名字,辜孔武常自嘲说:“玩赌石的时候,我的确是个疯子,因为我已经是疯狂地爱上了赌石。我曾经连续3个月不出门,在石头堆里吃饭、睡觉、相玉。”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起,辜孔武作为一个赌石玩家,常常往返于缅甸赌石市场,在20多年的赌石经历中,他赌过的石头已经数以千计。为了赌石,他曾经生活相当拮据,赌“垮”的钱已有8位数。回忆起往事,辜孔武历历在目。1986年,辜孔武到云南边界做生意,偶然的机会使他接触了赌石。抱着侥幸的心理,他花了9千元懵懵懂懂地买下了一块翡翠原石。没有想到的是,这块原石被切开后,竟非常绿,一位香港珠宝商当即就以20万港币的价格买走。从此,辜孔武便疯狂地爱上了赌石,也因为赌石,他交了昂贵的“学费”。1989年,他带着用来做生意的家当50万现金来到云南,一连解了9个石头,都泥牛入海,50万血本无归。之后他变卖家产、地皮,着了魔一样连续几百万地疯狂赌石。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海南赌石圈的缩影。

如今的辜孔武已不同往日,不断地赌涨使他成为海南赌石圈里的知名人物。最成功的一次就是他花几十万买来的原石,赌涨了11倍(原石被一珠宝商家以几百万买走)。“赌石这个行业已经传承了几百年,赌石文化博大精深,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一种赌博。赌石行业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普通人如果想将其作为一种投资,一定要谨慎,并且量力而行。如果没有胆识、雄厚资金和足够识别翡翠知识的人,最好不要赌石。”辜孔武告诫说。

“一个疯子买、一个疯子卖、另一个疯子在等待,三个疯子想发财,一刀切下是灰白,三个疯子哭起来,一刀切下是绿白,三个疯子笑起来,一刀切下是满绿,没有白,三个疯子打起来。”赌石圈子里流传着的这首风趣幽默的小诗,是圈里人对赌石行当真实状态的最贴切表述。

但赌石的传奇性,古老的赌石文化却又绝非是一首诗能够诠释得了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海南赌石交易就逐渐兴起,发展至今,玩赌石的人已非常之多。就为赌一块石头,有人因此一夜暴富,有人因此倾家荡产。赌石究竟是什么?怎么赌?海南赌石交易现状究竟如何?

什么是赌石?翡翠矿石是在低温、高压等特殊地质条件下所形成的,而每一块翡翠矿石外都有一层厚薄不均的风化皮壳,正是因为这层外皮的遮挡,使人们无法看到矿石里翡翠的成色情况。据调查,世界上到目前依然没有仪器能穿透这层皮壳,于是就衍生了“赌石”这一行业。而这种交易手段在翡翠原石市场上已经沿用了近千年。

起拍价2800万的天价石头

2007年11月6日,海南泰达拍卖公司举办了大型的秋季拍卖会。在这次拍卖会上,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一块起拍价为2800万人民币,重达189公斤的石头。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从缅甸赌来的翡翠原石。这块翡翠原石曾被我国翡翠玉石专家、有超过6亿元人民币的玉石购买记录的摩太大师鉴定为30年难得一遇的翡翠原石。拍卖行邀请专家估价为8000万人民币。说起这块翡翠原石的来历,这与海南正在兴起的赌石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石头的买卖方准备交易时,作为买方的珠宝商人就会根据翡翠原石外的皮壳特征、纹理走向及所开的“门子”来判断其内部翠料的优劣。既然是“赌”,就不论是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要想看到石料里的成色情况,只有切割后才能见分晓。比如,一块翡翠原石以10万元成交,切开后里面成色很绿,那么买石者就“赌涨”了,很有可能投入的10万就变成了100万。但如果里面的成色很差、花白,那么10万元就瞬间化为乌有。古往今来,赌石的结局往往出人意料,“疯子买、疯子卖、另一个疯子在等待”可以说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这一行的真实状态。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