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办“电子媒体”绘画展

2008年10月11——10月26日,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办“电子媒体”绘画展,本次展览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学术主管卢星和青年批评家段君为联合策展人,在“2008上海电子艺术节”举办前后,邀请金阳平、康世伟、沈晓闽、孙逊、孙尧、吴明晖、谢曹闽、余旭鸿等8位艺术家,70多张(组)以“电子媒体”为表现内容的绘画组成这样一个别具风格的架上绘画展览。在“迎世博600天”的特殊时期,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将“荧屏绘画”这一新颖的架上艺术样式集中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印刷媒体、电视、电影中的图像对艺术家们来说,和自然景物没任何区别,电子媒体的稍纵即逝,在艺术家的手上成为了凝固的别样风景,这次“电子媒体”绘画展将带给上海市民一种非常特别的观看经验和视觉景观,也是只有在电子和数字时代才可能出现的全新图景。
“电子媒体”绘画,即以绘画模拟电视画面、电影屏幕、录像截图和网络图片等电子媒体的图像效果。荧屏绘画的意义在两个方面:1、绘画语言上的进展,2、绘画图像内容的扩展。
由于特殊的成像和展播方式,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电子或数字媒体为当代社会提供的图像,在视觉观感上完全不同于以往。比如目前网络上的图片或录像视频,因为受到传播光缆和存储空间的限制,图像一般都是低像素的,在显示屏上会出现较大的颗粒和强烈的模糊感。电视荧屏也不时会因为显像管故障或器件老化,意外产生一些异样的图像。这些现象只有在电子和数字时代才会出现。
对图像极其敏感的画家们注意到这些现象,并尝试以绘画的方式将其描绘出来,无疑极大地扩展了绘画语言发展的空间。金阳平模拟电视机因显像管老化或信号干扰而出现问题的荧屏画面,谢曹闽表现网络上的低像素图片,沈晓闽输出网络下载未完成的视频截图,吴明晖用多幅水墨绘制电影的单帧画面,孙尧依据照片的绘画也沾有电子图像的气息,康世伟则直接描摹他自己过去拍摄的录像。
回想19世纪晚期,新印象派发明点彩,把未经调和的原色紧密并置在画布上,完全靠色彩本身的混合和闪烁,在人类的视网膜上产生效果,令人震惊,并为艺术史贡献出新的绘画语言。今天看来,新印象派如同数字方程式般的点彩方法,不仅在画面的构成上极类似“电子媒体”绘画,而且在艺术的整体上也达到了某种诗意的效果。
与新印象派相比,“电子媒体”绘画有更为可靠和直观的视觉经验作为参照,可以更好地处理画面。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未来感。新印象派出现的背景是当时科学界在光学和色彩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荧屏绘画则同20世纪下半叶高新科技的突飞猛进密切相关。电子和数字媒体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切实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新媒体艺术已经以网络艺术等方式来关注当代,荧屏绘画则以古老的绘画来讨论电子和数字时代的视觉景观。
荧屏上每天都有大量的图像信息不停地展播,我们对荧屏的观看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视觉经验,它甚至已经超过对自然景象的注视。以荧屏绘画为代表的“电子媒体”绘画展不仅反映人类普遍的视觉经验,更在于思考对荧屏的大量观看是否会妨碍到我们注意其它的图像。
中国当代绘画在语言上的困境,根植于深层次的内容贫乏。当代绘画普遍的符号复制,抽离了图像的内涵和背景,将图像发展成为僵死的商标。荧屏绘画对电子或数字图像的择取,具有更宽阔的视野和更大的格局,它涉及到全球政治和经济、身体与视觉,以及不同意识形态间的激烈碰撞。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