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庆 向京 喻红 陈曦 4名艺术家支持粉红丝带

继2006年《粉红丝带艺术展》之后,2008年,我们再度力邀四位声名显赫的女艺术家,她们以作品唤起公众对美的觉察,对生命的歌咏。

陈庆庆和向京

陈庆庆--从自然来,回自然去

装置艺术家

是什么在贴近我们的肌肤?

现代科学有了很大发展,可以让人们完成很多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人和自然的关系却疏远了,我不觉得这是一种进步。多年的中医学习让我懂得,中医是古代哲学思想的实践,这种哲学思想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密切的,有着一种本质的联系,但现代生活破坏了这种联系,把人的生活状态搞得极度不自然。我希望能用艺术作品来呼吁人们尊重自然,重归自然。

我的作品选材主要来自于麻和花草。之所以选择“衣服”这样一个载体,是希望表达这样一个理念——人与自然应该是贴近的,如同衣服贴近人的肌肤。不但创作时我几乎全部使用天然的材料,平时我穿的衣服,包括内衣都没有一件是含有化学纤维的。衣服是与肌肤最贴近的东西,你选择什么材质,也是一种立场。

大自然是最好的医生

我一直很关注环境健康对人类身体的影响。在办公室里,两个人明明坐得很近,可以面对面交流,却还在使用电脑、手机沟通,这种习惯让人长期生活在电磁辐射的危害中,空气中飘浮着密集的电子微粒,于是我创作了《脑电波》。

但我相信人类是有自我修复功能的,而大自然正是这种功能的能量来源。所以在SARS期间,我用名为《晒肺》的行为艺术来呼吁更多人参与亲近自然的活动,去汲取自然的能量。我相信只要人能返回到自然的环境中,奉行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身体就能更健康。

从我买下郊区的这块地,我就开始种树。两年中我种了差不多五六十棵树,才有了这样一个郁郁葱葱的大园子。每天早起,我都花不少时间用来照顾那些花草树木,做园艺不但能亲近自然,也是很好的保持健康的方式。

向京--我只能站在女性角度上思考

雕塑家 现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存在的都是美丽的

这次,我为“粉红丝带”所推介的展品之一是“全裸”系列中的雕塑——有着美丽的娃娃脸的女孩,而最震撼眼球的却是她一双硕大无比的巨乳。我为她取名《面孔》,我想表达的是,女性不应该被世俗审美观所牵制,迎合把女性的胴体作为消费品来看待的趣味,冒着牺牲自己健康的危险去做各种各样的整形手术来取悦别人的目光,却忽略了身体是天生的,哪怕它有很多缺陷,只要是存在的、真实的,就都是美丽的。

在中国文化中,特别是我这一代人所受到的教育,女性的身体似乎一直都是一个禁忌,是不能公开谈论的话题,造成女性本身也往往不容易面对并接受自己的身体,乃至与身体相关的问题。如果有一个活动能唤起公众的意识,使女性身体也可以成为一个健康的话题来讨论,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健康生活,远离疾病

十来岁的时候,在公共澡堂看到过一个妇女,她只有一侧有乳房,另一侧是又深又狰狞的两道疤痕,当时对乳腺癌等名词还完全没有概念,但是视觉上的冲击确实一直保留在记忆里。

我的母亲也有乳房肌瘤的问题,最近身边的朋友又做了乳腺瘤摘除手术,所以会时不时和朋友互相督促,要定期地去做乳房检查。不过,我一直相信,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就能远离疾病。我每天早晨6点半起床遛狗,8点多到公司上班,中午睡个午觉,下午继续工作到10点钟,12点钟准时上床,每天的三餐都尽量在家里吃。我常常打趣地说:“我的生活完全没有一般人想象的艺术家生活那么浪漫。”

听说,《时尚健康》会随刊附赠“粉红爱心卡”,号召大家把对乳房的关爱和对健康的提醒传递给自己最关爱的8位女性,我一定会先送一张给妈妈,然后就送给家里帮忙的阿姨等那些在外打工的女性人群。她们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什么是“粉红丝带”,也没有接受过足够的教育,而她们更需要了解维护乳房健康的知识。

喻红和陈曦

喻红--慢慢学习爱自己

画家 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关于健康

我生于60年代,像我这个年纪的女性,一直以来并不是很关注自己的身体。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被教育的是要关心国家、社会、世界等这些大的题目,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好好关爱自己。一直到90年代末,我感觉社会才开始大力倡导人们关爱自身健康,这当然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因为身体是人性的基础,全社会只有在开始尊重生命后,才会开始关注身体。我也是从那时候起开始关心自己的身体的。

身边有几个朋友患了乳腺癌,这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觉得乳腺癌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而是会切身发生在自己身边。刚听说坏消息时我会很恐惧,甚至第二天一早起床就觉得自己哪里怪怪的不舒服,现在我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应对。比如每年都会按时体检,只要在北京,就保证每周去健身两次,也会做瑜伽,这个习惯我坚持几年了,还会一直坚持下去。

关于美丽

我有一个14岁的女儿,作为母亲,我尤其感觉到让女孩子,特别是刚刚发育的女孩子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美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但是一种健康教育,更是一种心理方面的支持,让她更好地接纳自己的成长,包括乳房的发育。

我很羡慕现在的女孩子,她们对身体的态度比我们要开放自然得多,她们没有过分的羞耻感。不过有些女孩子也有点矫枉过正了,让她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非常重要。中国女性对身材太刻意太苛求了,她们更喜欢选择过于紧身的衣服,虽然看起来漂亮,但很可能是不利于健康的。在这点上我比较欣赏外国女性。她们无论身材什么样,都不会影响自信。

这次的参展作品《泡泡婴儿》我选用了丝绸作为材料之一。丝绸是一种柔软脆弱的东西,我喜欢它的质感。生活中有太多美好的,动人的东西转瞬即逝,我们甚至没有机会回味它们。丝绸是最好的载体,表达我对这些美好事物的珍惜。至于作品中的那些婴儿,还有什么比婴儿能更好地表达健康的、充满生命力的但又是脆弱和自我的这一美学观念呢?

陈曦--笃定的饱满

画家 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

让乳房言传你的自信美

从学画我就很喜欢画人体,但那个时候只是单纯地画,并没有想用人体来表达什么画外的意思。直到四五年前我开始用身体来表达我对社会对生活的感受,于是有了《泡沫》这组作品。在这组作品中,我选择模特的标准是平凡,我希望能用她们代表我们社会中最广大的女性。我将这些饱满的,健康的,年轻的,正在沐浴的身体放置在街景环境中。这种搭配本身是荒诞的,但这些女性的身体语言又是真实而自然的。她们用一种天经地义的态度消除了背景带来的荒诞感。我认为,这种荒诞和自然的对比最好地表现出现代女性内心的开放、坦荡、勇敢、自信。对她们来说,未来有着无数的机会,她们充满希望且无所畏惧,她们用积极的态度探索着生命的各种可能。这种积极的态度是所有现代女性都具备的。

我喜欢画丰满的身体,因为这样的身体更让我感受到母性和孕育生命的能量,我为这种饱满而感动。

饱满的健康知识,轻松的心态

虽然我的身边没有患乳腺癌的女性,但我对癌症并不陌生。1996年,我的父亲患了直肠癌,我的母亲出现了股骨头坏死,那也是癌症级的大病。我和先生奋战一年,让二老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从那年开始,我就开始关注体检,每年做一次乳房检查和妇科检查。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幸运地将宫颈癌堵截到癌前病变二级的关键时刻。发现得及时,经过手术我已经痊愈了。现在我会忠告身边的每一个女朋友:每年都要做体检,好多人真是太忽视这个了!

小时候我的身体不好,现在我是一个对健康这件事挺有想法也有要求的人,不少朋友有头疼脑热的小病都来找我。我认为,一方面了解更丰富的健康常识,另一方面更了解自己的身体,我们就有很大把握不被疾病击中。当然,所有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就是不要让它成为负担,要用最自然、最适度、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维护健康。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