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铜镜的收藏与投资

铜镜是古代人们用来妆饰理容的一种生活用品,集观赏、实用、珍藏于一身,堪称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据考古资料记载,早在四千年前也就是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制造和使用铜镜了。纵观铜镜发展的历史,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普及和发展;汉代至隋唐达到鼎盛时期;五代十国、宋元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乱,铜镜铸造业随之走向萧条;明清时期,随着玻璃镜子的出现而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目前,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投资理念的扩展和文化精神生活需求的增长,铜镜的收藏越来越受到藏家们的重视和欣赏,其投资价值也逐步显现。

一、自成体系。铜镜在青铜器中自成体系,它精美的纹饰和丰富的铭文,即代表了当时金属铸造业的水平,也反映了思想文化和社会背景,因而成为独具特色的文物门类。

二、基础广泛。首先,铜镜自古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古人常把“八卦”、“万字”、“端兽”等图文铸于镜背,做为镇宅避邪之物。其次,由于铜镜大多属于生活用品,流传下来的比较多,收藏者容易接触到更多的实物,可以根据其年代、纹饰、外形、铭文的不同,进行分类集藏。

三、价位偏低。目前,市场价位基本上在一二百元至几千元之间,与其它同时期的青铜器和文物比较,价位明显偏低。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相继成立了“镜友会”,大大激发了铜镜收藏者的热情,收藏队伍正在不断扩大,其价格也出现了强劲上扬的态势。

四、易于保存。古代铜镜经过几百年至上千年的入土或传世,表面已形成了一层坚固的氧化层,使其收藏保存不易受温度、湿度、日光等因素的影响,易于保存和赏玩。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