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根据地 马未都说当年潘家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梅辰:当年的文物市场与现在有哪些不同?

马未都:当年的文物市场都是非法的。北京最早的古董市场在天桥,但它不是一个专业的市场,它是混在菜市场里的。福长街附近的菜市场

里一溜儿都是卖菜的,走到头会有那么俩仨人在卖古董,但都没形成气候。渐成气候是在后海的一个小山包上,在小山包那个地方卖了很久,后来被抄了,最后给逼到了南城的潘家园。

梅辰:您说的玉渊潭公园门口的那些摆摊的都是非法的?

马未都:对,全是非法的,要不为什么它八点就散了?八点文物局的人一上班,就上那儿去抄他们,这帮人就散了。

梅辰:像现在的无照商贩那样,一边卖着东西,一边还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城管一来卷包就跑?

马未都:对。我印象特深的一次,文物局的人知道这些人八点就散了,突然有一天八点之前就来了,把人都堵在了里边,然后有个人情急之下就把一书包的铜钱都撒到旁边的草丛里去了。

梅辰:像您这样有正经职业、又很体面的人也给堵里头了?

马未都:买东西基本上不违法,没事儿。

中国的古董市场在很漫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非法的,比如潘家园,它现在是合法市场了,也壮大起来了,但在当时它是所有的非法市场被逼赶到最后的“水泊梁山”,说得好听点儿叫根据地。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潘家园就是延安。在延安之前共产党是在江西、湖北、湖南被迫到处打游击,最后被逼到了延安,在延安建立了根据地。这帮人就以潘家园为根据地安营扎寨慢慢地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的。

梅辰:潘家园!“藏市”的摇篮!

马未都:潘家园当时是一个工地,工地上堆有一个挺高的土山,非法卖文物的就在山顶上。

在山顶上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在山包上,有些买家因此就不愿意上去,失去了很多客源;好处是居高临下,一看查抄的人来了,把包袱一提溜往肩上一搭就颠儿了。你背着包袱他们就不能逮你。当时的人们管这帮人叫“包袱斋”。所谓“包袱斋”就是指地上铺一块大布,布上摆着东西的这群人。有人一喊:“抓人的来啦!”他们就把包袱一系、背上就作鸟兽散了。

梅辰:在“游击战”中,您一直是“敌人逃到哪里”您就追到哪里?

马未都:当然啦,所有的点儿我都去过。潘家园最早发起的位置不是现在这个地方,在现在的东侧,那个山包也早没了。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