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西艾敏20年私密告白
走进苏格兰国家现代艺术馆(Scottish National Gallery of Modern Art),一张巨幅的下半身照片映入眼帘:一袭工作围裙、一条黑色内裤、一身古铜色皮肤、外加手中的一支画笔。即使如此简单的勾勒,也让人一望便知究竟是谁造访此地——翠西艾敏(Tracey Emin)艺术生涯中首次大型个人回顾展近日开幕。


《翠西艾敏:20年》(Tracey Emin: 20 Years)
谈及英国当代最具知名度和争议性的女性艺术家,几乎无人能出艾敏之右。此次全球各地的美术馆和私人收藏家纷纷援手,力图将其代表作悉数呈上,这场名为《翠西艾敏:20年》(Tracey Emin: 20 Years)的展览也自然成为爱丁堡艺术节(Edinburgh Art Festival)的最大亮点。
自传性风格
罕有艺术家如同翠西艾敏(Tracey Emin)一样,始终将不羁与诚实进行到底。她那带有强烈自传式色彩的作品,最初曾引起轩然大波,不过却由此引起英国普通民众对于当代艺术的极大关注,乃至如今已渗透到主流审美意识之中。
个人经验和人生遭遇,是艾敏创作不竭的源泉。13岁时惨遭强暴、混乱的性关系以及堕胎、辍学等经历,成为艾敏90年代作品的主要题材。她打破禁忌大胆袒露在很多人眼中不堪的过往,在当时虽有“噱头”之嫌,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之真实的力量而具备更深刻的价值,那些曾有的热情与颓唐、渴望与苦闷、幻想与怀疑、迷醉与伤痛被一一记录,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为《我的床》(My Bed)。
年龄的增长令艾敏近年的创作焦点渐渐转移,当初的“坏女孩”已蜕变为女人,更多的母性气息注入到近作中,例如《感受怀孕》系列(Feeling Pregnant)和《与我妈妈的对话》(Conversation with my Mum),着力探讨对拥有孩子和保全事业双重渴望之间的冲突。
从贴布绣到录像,从霓虹灯、复合媒体到装置,从素描、版画到油画,姿态各异的作品占据着艺术馆首层的巨大空间,不过并非人人都可以入场观看,鉴于艾敏作品的“私密”性质,16岁以下的观众将需由家长陪同进入。
“帐篷”的缺席
本次展览的最大憾事,是《1963年至1995 年间曾经和我睡过的每一个人》(Everyone I have Ever Slept With 1963–1995)的缺席,这个绣满102位与艾敏睡过的每一个人的名字的蓝色帐篷,在去年五月萨奇画廊(Saatchi Gallery)仓库的火灾中被烧毁。
自从这件名作葬身火海后,艾敏便一直受到“重做”的邀约,出价已高达一百万英镑。“我永远也不会为钱去做任何事”。艾敏认为这件作品如同缺失的一角,也许会令迄今为止的艺术拼图显得不完整,但反倒折射出一种“精神写真”,因为失去的已失去,过去只能留存于记忆之中。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