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民间复制青铜器形成四派
民国时期民间复制青铜器形成以“江苏苏州、山东潍坊、陕西西安、北京”、为代表的四派。古董商人曾将各地复制的青铜器称为“苏州造”、“潍县造”、“西安造”、“北京造”。
苏州铜器历史悠久在明初时期,以木渎出品最为著名。《姑苏志》:明洪武时“木渎王姓铜匠,所制香球及锁都很精巧。”清初,铜锡匠作已由木渎发展到城里闾门一带。《乾隆府志》载:“郡中西城,业铜作者不下数千家,精粗巨细,日用之物无不具”。产品有脚(手)炉、烫婆子、茶壶、蜡钎、瓶、罐和水烟袋等日用器皿,也有弹锁、笔帽、墨盒等制品。造型和刻花图案都十分精巧。如脚、手炉盖上镂空和刻出的花鸟纹样,墨盒、烟筒上刻雕的诗词图画,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苏州仿古青铜器在元代就很发达。明代万历、天启时,有蔡姓者,铸造仿古铜器自成一派,称为“苏铸”。清代乾、嘉年间,仿造能手顾湘舟、钱梅溪等,对钟彝颇有研究,能使仿铸品从形制、铬文、纹饰到厚薄、轻重、色译等,都与原器相同。清末以后至民国期间,又有周梅谷、刘俊卿、蒋圣宝、骆奇月、金润生。先后仿制了鼎、彝、卣、壶、尊等各种古铜器,以周梅谷作的最精,他常仿作熟坑器物。刘俊卿则常仿作生坑器物,同时还加入铁锈。周、刘的仿器流入国外者不计其数。
苏州造的特点是:1、多仿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器物,仿得精致、逼真。2、胎质的合金成分冶铜时加入银元或银元宝,所以生成的地子亮,闪白。皮色是用大漆加颜色作出来的。3、分铸组装时铸痕不打磨掉,无垫片,器身常出现砂眼。4、伪器与真器大小不一致。5、由于铜质好,花纹也流畅、利落。6、铬文錾刻得较深,而且规整。7、器物的口沿、扉棱的边缘及棱角发硬,缺少圆润柔和之感。
总之,苏州造的铜器在铜料、皮色、锈斑、铭文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与其他三地比较,铸造技巧较之潍县造精细得多;仿熟坑器物比北京好;但伪生坑器有的不如北京。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