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董梦阳:艺术品才是顶级奢侈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谈到奢侈品,人们脑海中往往会蹦出奔驰、宝马、阿玛尼,很少有人将它同艺术品联系起来。但艺术品才是当之无愧的顶级奢侈品。”2008年9月7日,“艺术北京2008”当代艺术博览会开幕第二天,博览会执行总监董梦阳站在北京农业展览馆6号展厅,环视这个布满千余件“顶级奢侈品”的秀场,发出这样的感叹。

清秀俊朗的外表,飘逸的白衣白裤,董梦阳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文艺青年”。“外界都爱叫我‘艺术商人’,或是‘文化推手’,其实我只是个追梦人。”面对记者,他这样给自己定位。

放下画笔,创作并没停止

1993—2002年,成功举办了十届中国艺术博览会;2004—2005年,成功策划了两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2006—2008年,成功策划并举办三届“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回顾自己毕业十多年来完成的这份成绩单,董梦阳很自豪:“还不算差吧?”

1992年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后,董梦阳并没有选择成为一名职业画家,而是改行专为艺术家们提供服务、打造平台。尽管如今同学中有的已成为声名显赫、身价千万的画家,但董梦阳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有不少人还是从我打造的平台上走出来的呢!”我只是由台前转移到了幕后,这方天地更加广阔。”

艺术消费,离你并不遥远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还未完全成型,那时候的董梦阳做起事情常常感觉事倍功半,可没想到近几年中国艺术收藏和投资日趋火爆,他感叹现在做事常常是事半功倍了。

“经济水平上来了,人们有钱了,但文化消费似乎还没有形成规模,需要有市场来引导。”

谈到艺术品,许多人认为遥不可及,董梦阳笑了:“何必自寻桎梏?如果你曾购买过艺术印刷品、复制品来装饰居室,那便走进了艺术品消费的初级阶段。”“只有当收藏者实现了艺术品的升值投资,才进入了艺术品消费的高级阶段,这一切的诀窍就在于‘积累’经验。”董梦阳说,参观艺术博览会,便是普通大众最便利的学习机会。

中国市场,还未完全成熟

面对外界流传的艺术品投资泡沫论,董梦阳坦诚地说:“中国艺术品市场尚在发展中,要说成熟还远远没有达到。”

不成熟的表现之一是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人们总将艺术品当作商品。董梦阳始终认为艺术品首要功能不是商品功能,而是它的审美价值:“因为能满足人的感官心理需求,它比奢侈品具有更为独特的作用。”“人人都有一个艺术梦,让每个人都去实现这个梦。”董梦阳说,这便是他这个“寻梦人”的目标。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