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时光流过”李继开2008作品展

展览城市: 武汉

展览时间: 2008-09-03~2008-09-14

展览地点: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李继开所代表的新艺术吻合了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的大趋势,从微观角度来反视个人的经验和价值,即以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对个人的记忆、境遇进行描述,并赋予作品很多的寓言性色彩。

他的绘画完全融合了具像性绘画和平面装饰、表现笔触和抽象化的语言,并在这二者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他相对于“星星画会”和“政治波谱”及“玩世现实主义”艺术而言是断代式和跳跃式发展的,跨越了所谓的卡通绘画和“青春残酷”绘画,不再关注以往艺术与社会及政治相关的话题,而是转向挖掘自我心灵的潜意识活动。

因为他所处时代政治意识的宏大叙事逐渐淡出,集体无意识的时代也随之终结,而取而代之影响他内心深处的另一极则是家庭意识形态的过多关心和呵护以及电子时代的视觉图像和文化信息。他开始反思真正的自我是什么。他的绘画既没有现代主义对绝对真理的探讨,又没有后现代主义玩世不恭的态度,而是解析自我存在的意义,内心与外部构成的不确定性冲突。

作为一部自传性的创作,李继开以他的日常经验、现实和有处可去的想象在中国当代艺术世界中打开了自己的话语空间,找到了自己的心灵住址。而他所呈现的是内心幻像,他不是赤裸地展示现实,而是关注基本的现实,或者说更为对应于永久性的现实命题:一个生命本身的痛苦与幸福,并充满激情地将此时此地的现实转化为家园,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

在某种意义上,李继开的艺术奠定了70后“自我一代”的美学基调,超越了70后绘画早期对于青春表象的摄影性和心理主义表现,从而真正意义深入到自我分析的领域。而他的绘画最终完成了两个方面,一是为70后一代的自我征候在图像上设置了一个最低限的意义状态,二是为这种自我状况找到了图像和自我特征对应的自我形式。最低限意义主要表现为70后一代特有的一种“微痛苦”。表达的主要是这一代一种类似“粘稠”特征的自我感受,和一种自我假想和虚拟高处的一代人的自我处境,描绘了70后一代的内在精神历程,表现了这一代人的一种自我本质的内在状态和物质社会的新生代形象,他塑造的这种新的形象的自我特征初步勾勒无疑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