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如何牵手金融?“艺术品投资1号”引关注

去年民生银行发行的艺术品投资一号理财产品运作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这款产品面世之初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业界曾一度将其评论为理财产品创新的典范之作。可惜一年之中却没有类似的产品再出现。艺术品与金融的结合的路是否好走?

盈利模式没有变

投资的标的物是艺术品,这在国内是第一次,所以从这方面看,这款产品具有绝对的创新性。但是其盈利模式还是采用的传统的办法。也就是通过投资标的物的升值获得溢价后出售标的物获取收益。这与一般的证券类理财产品等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用益信托工作室人员告诉记者。

艺术品和金融的结合,听起来具有绝对的新意。而对于富人阶层资产配置的进一步开发也给艺术理财产品带来了绝对的卖点。民生银行这款产品开发时就瞄准了高收入阶层。据民生银行介绍,这款产品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收入阶层人群,而这个人群中据估算每年可能有800亿元是可能用于投资艺术品的,而这800亿元中,可能有100多亿是可以为市场所利用的。而目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发展正处于上升过程中,近一段时间拍卖的产品成交价一直趋高,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理财产品的收益。有了销售对象,有了收益保证,这款产品自然成行。

投资标的物的创新只是表面上的,要深入骨髓,还要改变盈利模式。对于盈利模式的创新是银行和信托公司最头疼的部分,一方面要控制风险,一方面要保证收益,还要受到监管部门诸多的限制,所以比较困难。目前能在表面上作出创新已经不容易了。一位专业研究信托的人士表示。

困难在于如何做专业

民生银行的产品面世已经一年,据了解,运作情况一直不错。可为什么至今没有第二家机构推出同类产品呢?

记者致电了几家信托公司的研究部门,他们都表示知道民生银行这款产品,也比较看好,可是目前并没有打算推出同类的产品。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合作机构。

要运作一个艺术理财产品,其最中心的部分,也是最匮乏的部分就是一个专业的艺术品评估和托管机构。只有通过专业的评估机构的咨询和建议,金融部门的投资才具有方向。而国内比较权威的艺术品评估咨询机构目前还比较少。想找一个合作机构很难。民生银行当初在挑选顾问时尝试了拍卖公司,个人顾问和艺术品投资顾问公司。但是大多都不理想。不能满足理财产品防范风险,获取收益的基本要求。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