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油画家洪凌:艺术品市场中的文化审视

简介:
白族,云南人,生于北京。 197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秋色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文化艺术领域显得异常活跃,美术馆迎来了达利,午门前唱响了"三高、音乐人捧得奥斯卡奖。艺术对于普通人而言,已不再是生活之外的奢侈,而成为生活的实际内容,更有人已把投资的目光转向了纯艺术领域。
然而,与其他艺术形态的活跃形成反差的是,曾经在10年前异常活跃、接连引起社会轰动甚至影响过一代人艺术理念的美术界,近两年却显得冷落和沉寂了许多。虽然我们依然对达利充满热情,也开始把好看的油画摆挂上家中墙壁,但是作为艺术形式之一的中国当代绘画以及中国当代画家们,似乎正在逐渐淡出普通人的视野。作为绘画与市场重要接口的拍卖会,也鲜有当代绘画作品竞拍的高潮了。就在这种反差甚至对于中国美术界现状有些无所适从的困惑时,我采访了以独创笔法描绘中国山水精神的中央美术学院油田系洪凌教授。
&S226;我们用1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走完的路,但是却出现了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缺失,因而在面对西方艺术时,我们有时候就少了一分审视和判断的参照
&S226;照搬西方现代艺术形式,与本土生活环境的脱节,造成艺术真实性与可信性的缺失
&S226;文化的发展需要从容与自然,在赶和急的状态下发展的艺术往往是短命的
记者:今年国内的艺术领域十分活跃,相比之下美术界就显得有些冷清,表面上看好像没再什么大事,您对此怎么看?
洪凌:我国美术圈里大的事情,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基本都已发生过,从1985年美术新潮开始到1988年举办人体展,再到1989年举办中国现代艺术大展,这几个大的艺术活动给当时的中国画坛甚至政坛都带来很大触动,因为绘画这种直觉的艺术有时反而会在其他艺术之前成为先导,而且从视觉上给人们带来的剌激感很强烈。这几个事件对当时写实架上绘画语言以及绘画的主题性、现实主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触动。1989年以后中国绘画就进入了多样化、个性化时代。
记者:近期除了一些画展以及国外优秀艺术到中国展出外,倒是一些行为艺术引起了比较大的轰动,但评论却未必是E面的,您对此有何评价?
洪凌:最近美术界要说大事也就是几件行为艺术的事情,但是都有些出圈儿。
从1989年到2000年,中国政府对文化艺术的政策逐渐放宽,包括出入境自由,在国外办展览的自由以及学术交流上的自由,现在西方所有的艺术语言、艺术形态中国都有,波普、装置、行为等艺术形态涉及到艺术语言探索的各个方面,打破了传统架上写实艺术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是政府扶持、艺术家推动和老百姓生活丰富后对艺术品位认矢口提高的结果,三者共同造就了今天中国整个艺术生态的大范围拓展。
但是凡事都要有一个界限,最近发生的几件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的事情显然就有些出圈儿。比如前一段出现的吃尸体这件事,暂且不提它触犯法律,单从艺术角度来说显然已经出格了。这主要因为近10年我们的艺术发展和吸收太快了,几乎每年都会涌现一批新人,一拨儿压一拨儿。特别是年轻的艺术家接受西方东西很快,甚至超越了发展的规律。毕竟在这10年里我们几乎走过了西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走完的路。改革开放之初,当我们看到西方有那么多的艺术形式时,我们表现的就很急,与此同时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又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继承。当其他民族的文化突然进入我们的文化视野时,以什么样的视角鉴别、提问末日思考别人的文化就显得极为重要。而我们面对西方艺术时,表现出了自己文化传统上的底蕴缺失。
记者:也就是说我们这10年是在赶路,而忽视了内在的消化吸收,以及与我们自己传统文化的融合?
洪凌:前段时间举办的中国油画百年巡回展,其中20世纪30年代甚至更早的那批优秀艺术家,他们当时对自己文化的储存非常丰富,对自己民族文化血脉的搭建非常了解。那一代油画家真是学贯中西,他们的作品当时与世界水平差距不大。(象徐悲鸿、吴作人学的是西方写实的教育体系,但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着东方艺术的韵味,能够感觉到那一代人在学习中有一种从容感。
大家都说我们这10年是在赶路或跨越,但是文化的发展应该是自然生爱的,一千度族’当它没有浩劫的情况下,这个民族的发展是顺畅的,它的艺术发展与生活的进展应该是同步的。西方艺术不管是近代还是现代,它的发展首先是从容,然后是自然的、正常的,到什么时候就该出现什么样的艺术。比如别人二年长一岁,有人一年长6岁那就不正常。而我们现在总是忙和急,当然在我们错过了与西方艺术对话交流的最佳时机后,世界也不可能再给我们顺序发展的时间了,所以这样环境下产生的艺术往往是短命的,因为内涵不足。
&S226;中国油画一直处在西方的阴影下,创造力受到限制,而且注意力和重心放到技法上了
&S226;中国不是出不了艺术大师,而是我们这块土地还太贫婿,土地肥沃了不愁长不出高大的庄稼
记者:那么现在中国油画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洪凌:从技术层面讲,中国油画的水平与国外差距不大,我们缺失的是历史,比如很多技法、形态人家都用过了,那么你的创造力就会受到人家的影响,因为人家是老师,而你是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油田也谈不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直在人家的阴影下发展,创造力受到很大限制。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研究技法,注意力和重心放到技法土了。
记者:以前曾有人说当代“中国电影无大师”,您认为这句话如果现在用来形容当代中国画家是否准确,也就是说当代的中国美术界没有艺术大师?
洪凌:可以这样说,这也是大的生存环境造成的。对待艺术大师这个问题,一般的民族并不过于把呼唤艺术大师当做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因为艺术大师是在特定的生活氛围和特定的文化氛围下自然产生的,这就像肥沃的土地里不愁长不出高大的庄稼,而一块贫瘤土地上的农民,总在企盼什么时候才能长出高大的庄稼。因此,老谈艺术大师这件事本身就不对。其实不是出不了艺术大师,而是我们这块土地还太贫瘤。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做生活中非常基础的实实在在的事情,首先养活这个民族,并逐渐强壮起来,使得这个民族文化底蕴很足,包括中国曾经有过的辉煌文化的整理,还有艺术、人文教育。这样做好了基础工作,艺术大师自然就会涌现出来。
记者:您在国外举办过多次展览具有怎样的感受,西方美术评论界如何看待中国的现代艺术?
洪凌:我举办展览还是在亚洲、|比较多,包括新加坡、日本、韩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应该有10次了。在亚洲举办的展览多,也是因为我的创作与我个人的生活方式比较贴近,与中国传统的语言模式比较贴近,而西方的艺术语言我也借鉴一些。我用的媒材是油画,这本身就是西方的。我的展览如果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还比较个人化,自己也没有太犬的雄心壮志,只是按照这10年找到的比较贴切的方式始终在努力,做得也比较自然。自己对于在国外举办个人展览也没有太大的期待,有是只术交流,艺术上、商业上也都有些收获,但没有太强的刺激性,现在引起轰动往往是带有刺激性的事情。
总的来说,西方对艺术形式的接纳程度还是很宽泛的,并不局限于现术,最新的艺术形态他们也要「曼慢消化。作为一般性的艺术形式,f象研从事的绘画带有中国的民族性,但是从整个架上绘画的发展来讲,他们已经有非常多的艺术大师创造的语言样式了。
当然我们来做架上到价值和理由就是中国背景、自然文化和传统的人文文化。西方人看自己的艺术还能够比较贴近纯粹的艺术层面,但是在看中国艺术时也有一些病态。比如对极端中国形式的偏爱,象绣花一样细腻的勾法,或者对"文革"时期的东西比较着迷。
&S226;目前中国油画家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赖国外的商业市场
&S226;从西方开来一列火车,所有的中国艺术家都希望搭乘上这列火车去的博物馆举办展览,一个民族的心态变成这样挺可怕,但也很无奈
记者:说到国外对中国现代艺术的评价,我们就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由于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相比国外而言终归还很小,也没有形成规模,对于油画家生存和发展而言,目前是否还是主要依赖国外的商业市场?
洪凌:可以这样说。艺术市场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卖国z还有一面是国外面商有可能为你操控展览,包括提供到国外的经费、展览空画框以及画册等宣传品,也就是所谓的包装。这只有国外比较有实力廊才有可能操作,目前国内的画廊还不太可能。上海虽然现在有了一错的画廊,但实力还都比较弱。它的长久性、信誉度以及判断力、客体都没有很好形成。
这很像一列火车,很多中国艺术家在下面,火车是西方人开过来的,所都眼巴巴地希望搭乘上这列火车去西方的博物馆举办展览,以为能点金,其实大家都差不多,极少数人被点中坐上了火车,下面所有人看他的眼光都变了,于是产生了妒嫉、羡慕等种种不正常的心态,这种状况是西方人一手造成的,因为最高的艺术定位在西方,中国艺术机构的评价不算数,艺术家只能到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才能获得认可。一个民族都变成这种心态其实挺可怕,但也很无奈,这也是现实。因为在那样的范围里获得承认,对中国人而言的确能获得很大的实惠。
记者:国内艺术品价格与国外市场存在很大差距吗?
洪凌:优秀画家作品的价格在国内外不存在太大差异。
&S226;艺术家如果以数字显示成就,莫过于拍卖行拍卖其作晶的价格,但是现在很多人对拍卖的概念存在误解
&S226;大家把画挂在拍卖行里卖,有非常好的作品,也有非常差的作品,价格上也很混乱,缺乏信誉度,这与国内大多数拍卖行过于追求利润的经营策略密切相关
&S226;国内拍卖行给人的感觉既有拍卖行的职能,又有画廊的感觉,甚至兼具画店的功能
记者:画家显示自己的艺术成就,拍卖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吗?
洪凌:艺术家如果以数字显示成就,莫过于拍卖行拍卖其作品的价格,但是现在很多人对拍卖的概念存在误解。艺术品拍卖的含义应该是:第一,艺术水准非常高z第二,是有很多人想要,需求量不够,因而让大家来争。为了让它物有所值,还要提前进行宣传,让人们意识到它的价值。此外,拍卖行还有一个文化再整理的作用,当文化在现代、近代、古代流动时,必须有一批人对这些文化进行整理。拍卖是对]页级艺术品的重新分配,而拍卖提供的是流通渠道。艺术品拍卖的这几层含义在中国的拍卖界还没有明显体现出来。
中国恢复拍卖的历史还很短,特别是与国外大拍卖行相比还不是很规范。比如中国拍卖行这几年发展下来,层次倒不少,什么类型都有,正统的也有,支个摊坐地就拍的也有。
曰前拍卖市场非常混乱,包括存在大量膺品,买家上当受骗的事情司空见惯,这也严重影响了拍卖行的整休利益,使拍卖这个词在人们心底特别是收藏家看来有点变味儿,拍卖是在抢宝,还是在甩货,甚至在欺诈?
现在的拍卖行更像市场,更像一般的商业机构,大家把货挂在那里卖,有非常好的作品,也有非常羞的作品,价格上也很混乱,缺乏信誉度,这与国内大多数拍卖行过于追求利润的经营策略密切相关。
记者:您是说拍卖应该是艺术品最高意义上的市场,而国内目前的拍卖做得过多过滥了?
洪凌:对。‘艺术品拍卖应该使中国艺术品价格有一个参照,经过文化整理、历史筛选后的重新定位,但是不规范的拍卖过多过滥,往往会给艺术家造成一种幻觉。
中国画的拍卖因为多年来的历史积淀,相对还好一些,虽然在对当代特别是还在世的画家作品定价时还有些没谱,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古代艺术家或者已故画家、他们艺术成就和价值定位都已经相对稳定。
中国油画拍卖则面对近现代作品,虽然也有许多知名的老画家,比如徐悲鸿、吴作人、林风眠等大师的作品,但由于众所周知的战乱、动荡等原因,他们的作品失散了许多,进入拍卖会的作品极少。近20年,中国油画创作量很大,很多画家甚至尚处于年轻时代,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远没有达到自己最高艺术状态,有些甚至是刚从美院毕业的学生,他们的作品就已经进入拍卖行。而拍卖行对油画艺术的文化价值判定又比较宽松,从而变成了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市场行为,失去了为收藏家搭建桥梁的意义。
现在国内拍卖行既有拍卖行的职能,又有画廊的感觉,甚至兼具画店的功能。比如把一些一般人喜欢的面拿来拍卖,这件作品以及画家本人的价值够不够大家来竞拍就不好说了,这就是拍品过滥。另外,拍卖行也存在操纵画价的现象,这也是大家说得比较多的问题。如果这样的事多了,随便哪个画家都可以在拍卖行中给自己标个价、做个广告,这说明拍卖行缺乏一定的品位和对艺术品的挑选能力,失去了拍卖中的技术鉴别和文化品位的引导作用。
&S226;拍卖当代年轻画家的作品一定要慎重,这是一个活的领域,人也活着,艺术也是活的,还在不断创作
&S226;过早地进入拍卖市场的心态不是很严肃,而应该水到渠成,因为拍卖作为艺术品销售层次属于顶级
&S226;中国目前应培植优秀画廊,还有对艺术商人、经纪人的培养
记者:还在世的当代画家就不能进入拍卖市场吗?
洪凌:对于还处在活动状态的艺术家,木是说绝对不可以进入拍卖市场,但是要非常慎重。拍卖行首先要选择50岁以上,起码在年龄上已进入成熟期的画家,他们一生的主要创作期已接近完结,或已处于稳定状态。曰前拍卖行更看重的是市场流行,看这件作品的"拍相"好不好,远比看它真正的艺术价值更重要。
拍卖当代年轻画家的作品一定要慎重,这是一个活的领域,人也活着,艺术也是活的,还在不断创作。如果以拍卖艺术品的身份进入市场,感觉上有点滑稽,收藏者的风险也比较大。
现在的拍卖会很少有高潮,什么叫高潮?就是→件作品有很多人争,优秀作品还是有人竞争,但大多数作品基本上就一次叫价,有的作品一次叫价就真卖了,有些是卖的人找人给买走的。如果油画拍卖如此冷落,举办拍卖会的意义就不大了。尽管我也认为油画拍卖领域还有很大潜力,但如果不妥善操作,是否需要那么多家拍卖行参与油田拍卖值得考虑。
记者:国外拍卖行在面对这一块活的领域时是如何操作的?
洪凌:国外犬拍卖行有时也会出于某种策略去拍一些当代流行的作品,比如国外大拍卖行或画廊也曾经拍卖或代理过中国某位当代画家的作品,成交价位也不错。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卖国本身有利可图,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中国能够有更多的面家出现,加上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他们就需要开拓这个巨大市场,从战略上占领这块市场。因此,他们需要与华人艺术家或艺术家的代理人发生关系。由于国内市场过于混乱,后来他们都没有真正涉足中国拍卖市场,中国国家的作品基本上还是我们自己的拍卖行在拍卖。总的来说,国外类似这种战略性的调整也很少,而且控制得很好。
记者:既然过早进入拍卖市场对拍卖行&S226;、收藏者及画家本人都不妥,那么年轻画家应该以哪些渠道与市场接轨呢?
洪凌:年轻画家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渠道,比如画廊、参加各种展览等机会求得生存与发展。同时就个人而言,过早地进入拍卖市场的心态也不是很严肃,而应该水到渠成,因为拍卖作为艺术品销售层次属于顶级。年轻画家进入市场可以先从画廊开始,画廊已经具有经纪人的色彩,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培植归属画廊的画家队伍,一流画廊还肩负着引导艺术发展的使命,与评论界、理论界关系密切,为自己的画家队伍提供信息反馈,沟通收藏家与国家之间的了解,并包装和推出面家。而拍卖行面对的是一流的收藏家,承担博物馆收藏品的流通职能,调节着全人类艺术品流向,同时也调节着资金的走向。
中国目前应该培植优秀的画廊,政府在艺术品收藏的政策上也应该予扶持,还有对艺术商人、经纪人的培养。现在国内比较好的画廊不超过10家,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有闲钱的人渐渐多起来,收藏家也大量涌现,画廊还是大有可为的。
&S226;真正进入收藏级别的人,首先要有艺术投资的意向,同时希望增也
&S226;目前中国最缺乏画廊经营者,既要具有对艺术的判断力,对客户自说服力,又要拥有作品本身的真实质量以及相当的资本
记者:哪些人是艺术品收藏的主要人群?
洪凌:首先还是要有钱,中国迄今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中产阶级,工夫部分人自己的小家还没富裕到一定程度。奋一天当房子和汽车不再是生活的问题时,钱还能干什么?那么奋些人就会想到投资艺术品,这时艺术且的地位和价格还有收藏意识才能显现出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现在买艺术品还是很奢侈的事情。
你提出的是哪些人收藏艺术品,而我要说的是收藏什么样的艺术品叫收藏。随便到一家画店,花几百到一两千块钱买一幅画挂在家里,那还不能叫收藏,只能叫装饰。真正进入收藏级别的人,必须具有艺术品投资的意向,即希望增值,而且不是只买一两幅。从某种意义上讲,收藏是把一部分资金以艺术品的形式储存起来。这种意义上的收藏者,在中国恐怕就更少了。
在绘画作品上,国国特别是老一代著名E家的作品还是有很多人收藏的。中国油画收藏者比较少,因为像吴作人、关良、徐悲鸿等画家的作品毕竟很少,大部分都是仍健在的画家作品,这样收藏者的投资风险就很大,价格弹性也很大。如果投资年轻画家的作品,他们的艺术风格还没有定型,也许几年后改行了,或者画风改变了,那么很可能就是不太有价值的作品。投资中年画家的作品相对会好一些。但是中国究竟奇多少能够收藏中年画家作品的收藏家?这也是很多国内的画廊和拍卖行都在探讨的问题,这个数量很难判断,有很多人可以拉到这个圈子里,而能够真正进入中年画家收藏圈的人又很少,并不是没有钱,还是要看将来中年画家市场是否经营得好,这一批画家是否能保有质量,是否能给收藏者以信心。
记者:目前国内这批中年画家是否能给收藏者以信心呢?
洪凌:这其实也很难判断,但我认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因为中年画家的生活已毫无问题,能够保证自己创作的持续性及稳定性。
我知道中国一些企业家已经在收藏西方艺术品,国画的收藏家就更多了,还有一些有财力的企业收藏我国经典艺术品,将一些流传到海外的艺术品从国外拍卖行再买回来。这些都说明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收藏界关注的热点地区,潜在的市场正在形成。一流的技术在向中国流动,一流的艺术品也会流向中国。艺术品收藏就是这样,谁的实力强就向谁流动。目前中国最缺乏画廊经营者,既要具备对艺术的判断力,对客户的说服力,又要有作品本身的真实质量以及相当的资本。
中国艺术经过这一二十年的发展,到今天显得有点后劲儿不足,传统艺术整理得差不多了,油画创作这10年也把西方学了一个遍,到今天该是体现自己特色的时候了,也就是所谓的民族化问题,但这三个字绝不是说兑这么简单,更不是找些中国艺术形式堆在那里就实现民族化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