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马未都谈自建博物馆的初衷

我在办博物馆之初说过,观复博物馆是文物界的希望小学。今天以11周年庆典暨奥迪冠名工艺馆为标志,观复已进入中学了。我希望再有几年,观复进入大学,大学毕业后我就可以歇歇了。

今天的庆典很热闹,为理事们发证书,每一个理事都是博物馆的福星。我们当然希望福星高照。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执意要搞一个图片回顾展,我看后感触良多。首先是自已老了,满脸沧桑;其次是日子不容挥霍。人生苦短,只有老了才能体会。

下面是我写的博物馆11周年图片回顾展的前言,发上也让我少写几字,偷一下懒。

观复博物馆11周岁了。

经历过的,没经历过的,只要看一遍这满墙的回顾照片,就知道世事沧桑,人生不易啊!

办博物馆本来是国家的事情,以个人之力承担如此重任,自观复始。

中国人只要学过方块字,就摆脱不了中华文化的情结。在这方方正正的文字中,获得知识,学会生存,享受乐趣。

乐趣永远存在文化之中,文化永远留在证物之中。这文化的证物在向世人昭示文明的力量,留下一个又一个坐标。

当观复博物馆以其魅力向社会展示之时,我们强调集社会之力的重要性。由于有了你们——不论是个人还是机构,才会有观复的明天。

观复博物馆真诚感谢所有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人们。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这句话是在两千多年前说的,至今振聋发聩。

马未都
2008.1.18晚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