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财新概念之油画收藏

钱存在银行,利息低;投身股票大军,风险大;转进期货市场,压力重……手里有了闲钱,我们该怎么办呢?投资油画是个不错的选择,作为和家居装潢联系最紧密的艺术门类之一,油画在当今收藏市场中异军突起。

天津《大众生活报》独家专访,对话专家,给您一份理财新答卷。

刘金库:博士,艺术评论家,毕业于中央美院。现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史论系副主任,常年来致力于文物鉴定和艺术品市场的研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包赚不赔”有绝招

《大众生活报》:大家都知道,在现在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中,油画是包赚不赔的稳妥投资方式。那什么样的油画才具有升值的空间?

刘金库博士: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观告诉我们,写实风格的把握是一个画家能力的象征,于是才造成了写实风格经久不衰的现象。而自从20世纪以来,很多画家到欧洲、日本等国家留学,造成了一定意义上的中西错位。

2002年和2007年,北京写实画派和中国写实画派的突起,更奠定了此类油画的收藏地位。

其次,1985年以后,国外的波普艺术也波及了中国艺术市场。方力钧、岳敏君等先锋画家受到西方影响很大,波普新观念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如果在五年前,你花费10万元购买一幅张晓刚的绘画,现在你可能会获利数百万元。

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的早年买主多是外国藏家,而当这两年当代艺术市场大爆发以后,内地藏家才开始大手笔买进,频频曝出百万元成交记录。

第三,以四川美院院长罗中立为代表的“川美现象”和“西南画派”,他们受到德国新表现主义影响,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尤其是典型的巴蜀地域文化,在艺术品投资市场上也颇受青睐。

第四,就是一些80后新人所推崇的“观念艺术”,各种各样另类、夸张、变形的新绘画形式和风格逐渐被更多的收藏者所认可。他们受到哲学和文学的影响,有些夸张,却十分时髦和流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复制”作品存在风险

《大众生活报》:现在市场上风靡一种“复制油画”,美国画家曹勇的作品号称全部是“复制”的,也卖出了近万美圆的高价。这种作品是否有收藏价值呢?

刘金库博士:复制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的“行画”,另一种是“创作性复制”。我们只讨论非机械性的复制作品,如果是加入了自己的创作和观点,这种复制是产生新价值的,值得收藏的。

但是,正如股票市场,这种“复制性”收藏是存在风险的,我们不能预期它可以走到多远。

美国的收藏市场和中国不尽相同,所以也不可以等同而论:在欧洲和美洲,大多数王室成员和中产阶级才会涉足艺术品投资市场,他们对油画的收藏首先来源于热爱,是精神文化上的一种满足。

而中国是以小资产阶级为主的收藏者,他们急功近利,以投资升值为首先目的,整个过程就变了味儿。

理智投资健康收藏

《大众生活报》:最后,请您介绍一下关于油画收藏的误区。

刘金库博士:2006年油画率的爆发是市场矛盾的极端表现,因为一些浙江军团在投资房地产、股市失利后,迅速卷入艺术品市场,于是造成了一片混乱。

他们不把油画当作艺术品,而仅仅是投资升值的金融砝码,已经丧失了收藏的本属意义。

中国目前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不够稳定,单纯模仿国外的操作模式而没有坚实的积淀,这就十分不利于中国国情,对市场的负面冲击很大。

而二级市场运营极为不规范,很多艺术家不能潜心做画,他们混淆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甚至直接进入买卖终端,不利于市场运做。

更为混乱的是,很多媒体出于各种目的进行不正当炒作,给投资者带来了选择的误区。

收藏油画需要一定的眼光,要多跑画廊、多看展览、多留心市场行情。从艺术的角度看,具有国家性和民族性大作品都是升值比较稳健的;从学术的角度来讲,学院派比较有上升空间。

油画投资渐行渐热

安全稳妥受青睐

27岁的北京白领小雅把第一笔用于投资的闲钱买了一幅油画,尽管她还背负着房贷,每天在信用卡的压力下苟且偷生,可是她自信地告诉记者:“目前,我只能先买一幅价位和品位比较均衡的油画,以后有钱再买一些好的。不过,我相信它一定会升值。”

油画大热的局面,其实来源于国画市场赝品较多的低迷情况,而在油画市场里几乎很少有赝品,这也是油画被收藏者青睐的一个原因。某拍卖行的首席拍卖师刘先生告诉记者:“国内的油画基本都是真的,创作的人也基本都还在世,而且大部分油画都由签约画廊作保障。因此,油画投资对于刚入行的人来说,是比较安全和稳妥的。”

2007年初,罗中立的油画最高拍卖价只有470万,而半年后就直接飚升了4倍。2007年11月3日,在北京嘉宝国际拍卖公司的大会上,他的油画《过河》拍出了1760万元的天价,这就意味着罗中立开始进入国内超一流画家身价行列。

据了解,这幅《过河》规格为200×180厘米,画面是农村场景,男人背女人过河。该画从800万元起拍,经过上百次的激烈争夺,最后为北京一家投资机构买下。而另一幅《浴女》,规格为160×200厘米,也拍出了700万元高价,同样为该北京投资机构拿下。

投资过程切忌“行画”

如今有一种绘制油画成为了市场主流,但绘制油画中存在一种被俗称为“行画”的油画。此类油画色彩大多很单调,手法简单且工艺粗糙,其绘制方法类似于手工作坊:通常几十张到上百张一起完成,第一人画所有蓝色,如蓝天、大海等;第二人画所有绿色,如山、树、水等;第三人再画所有红色……

在这里,记者要提醒大家:此类画作也没有什么艺术和收藏价值,不在我们的收藏话题的讨论范畴。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文化的了解和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油画会慢慢成为家居装饰和收藏投资的主流。

那么,在这个收藏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定义真正意义的油画?内容上,一般以创作的作品或者严谨的临摹作品为主。从形式上,画家一般选择亚麻或棉麻为画布,其中油画的颜料也不同,一般进口的油画颜料色彩鲜艳、附着力强、不褪色、宜永久保存;而外框的选择多为纯实木附聚酯压花,有些还加以金箔。

并非所有的油画都值钱,有精品也有糟粕。

目前收藏油画主要通过画廊、博览会、拍卖会三种渠道,而对刚入行收藏新手来说,有实力当然可以选择高价买入成名画家的作品。但如果仅仅是用有限的闲钱去玩玩,低价购买当代中青年画家的作品,也一样会享受到“坐享其涨”的乐趣。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