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博物馆赴江苏省征集文物资料

8月12日,距离举世震惊的大地震整整三个月,负责筹建四川地震博物馆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专程来到南京,呼吁江苏省各界人士捐献与“5·12汶川大地震”相关的实物和资料。江苏省红十字会、新华日报集团、省慈善总会、省卫生厅、教育厅、公安厅、文化厅、省妇联及相关报刊等多家单位参加了当天在南京博物院召开的筹建“地震遗址博物馆”文物资料征集恳谈会。

恳谈会上,高大伦介绍说,为筹建四川地震博物馆,文物专家跑遍了灾区所有学校,光孩子们的书包就采集了近1000个,鞋子也有上千双,大多数书包里还装着书本、家人书信、孩子们的偶像画片等物品,令人潸然泪下。采集组还分别在映秀和北川的废墟上收集到两座定格在震后的钟,映秀的钟定格在下午2点28分,北川离震中稍远,定格的时间也比映秀稍晚。

写着“感谢空降兵”的粗糙木板,被砸扁的汽车,被困196小时后获救的绵竹矿工赖元平的首诊病例记录原件,被损坏的构建……高大伦说,很多灾区老百姓听说是为了建地震博物馆,都积极捐献出相关物品。而震后重建家园的见证物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对灾区进行慰问和支援的相关实物也是征集重点。目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地均委托专人展开收集。

高大伦呼吁我省各界人士能够捐献与“5·12汶川大地震”相关的见证物。他表示,所有收集到的地震见证实物和资料,将由专业机构组织权威专家鉴定后,妥善保存于专业文博机构。据了解,灾后全国捐款第一人、第一支开进震中地区的外省医疗救援队、第一支前往四川的支教队等灾后感人事迹都出自江苏,他们的相关资料都将被地震博物馆收集。

据悉,3年后,这座地震博物馆将出现在四川地震重灾区北川县的废墟上。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