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不争春春满楼——白岩峰水墨画意境
文/楚寻欢
初次看白岩峰的画是在一次画展上,两株鸡冠花构图的《冠上加官》,没骨点染的花骨朵色彩丰富而不娇艳,似有一股氤氲馨香悠游回环,花茎不蔓不枝,绿叶葱郁,整个画面洋溢着厚重却不张扬的春意。尤其是顶上那株略呈紫红的鸡冠花,墨彩活泼交融,分明让人感觉到一种蓬勃于心的绚烂。
如果说《冠上加官》是初识白岩峰的激情奔放,那么,后来有缘与他深入交流后看到更多的瓶花系列与迎春花系列以及对现代绘画形式的各种探索尝试,让我看到一个痴迷于绘画的白岩峰更多厚积沉潜的斑斓与张力。
白岩峰:静待花开系列 2016年
中国传统绘画尤重意境,然境由心生,这种意境源于佛家的境界说。汉末魏晋时期,儒、释、道三教交流主要体现在玄、禅两大思潮的碰撞与融合。这种碰撞与融合由道入心,书画艺术真正被视为心画大抵滥觞于此。也许是人物、山水题材的绘画大多过于粉饰太平,讨好世人,似人非人,崇尚心灵境界的花鸟画便一度成为古代文人写意最赏心的载体,这种情结也正好暗合了皈依于佛门的白岩峰。
白岩峰从小喜书好画,天赋异禀闻名乡里。然为生计所迫北漂京城另谋他业的白岩峰,只能闲时绘画自娱,以书画为业一直是他难以为继的梦想。也许是对绘画与生俱来的执着与热情指引着他结缘并拜师于董浩门下,他的艺术之路也由此迈入康庄大道。
白岩峰:静待花开系列 47x35cm 2016年
端庄讷言的白岩峰天生好静,古道热肠。用董浩先生的话说是,白岩峰艺途路正有定力,淡泊中透出禅意,师生之缘互为友亦互为师。他不像时下很多科班出身的学院派跟风学老师的形式符号,堕入千人一面程式化的窠臼,而是学师为人为艺之风骨神韵,正是这种师古而不泥古的艺术态度让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他的清供瓶花婀娜多姿,或妩媚、或朴拙、或沉静,大异其趣。他的迎春花则接天地之清气,勾勒点染融古通今,俏不争春却春意盎然。从白岩峰的画面中,我们似乎能找到八大的冷逸,青藤的疏狂,白石的浓艳,而这些了然于胸的古人意境在白岩峰笔下早已莫衷一是。纵观白岩峰的笔墨,用色烂漫大胆,行笔畅涩苍润变化丰富,画面清逸迥出独具一格,颇显静水流深之禅韵,凡此种种,正是其超然静笃之心的呈现。
在花鸟画的构图与技法呈现上,白岩峰一直在尝试各种探索与革新。在我们越来越强调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的今天,白岩峰始终在传统笔墨的法度中,寻找着个人感觉的自由与创造以及绘画形式与情感的统一。画面背景的反复打破与重构,直抒胸臆的笔墨流淌常常会让他为一幅得意之作的来之不易而废寝忘食流连忘返。闲来,他还会画画山水,人物,笔意的触类旁通让他的艺术之花愈显丰盈茁壮。
俏不争春:白岩峰画、董浩题
“幸福本来心头起,心中无春花不开。”这是白岩峰画面中常用的以心入画自题句。也许,对于一位青年艺术家来说,白岩峰的艺术探索之路还很漫长,但这不正是人生征途跋涉的惬意与达观吗?亦如此刻这个华枝春满的季节,有幸与岩峰兄同行,走在生命的两旁,俏不争春春满楼。
2016年2月21日于京东
白岩峰:
演亮居士,皈依于辽宁朝阳慈云寺常青方丈门下,1975年出生于辽宁,自幼研习书画,跟随董浩先生学习国画已多年。现居北京,为职业画家,主攻国画 花鸟,山水,人物,在书法篆刻方面均有涉入,其多幅作品被多家美术报刊所刊登。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