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国家博物馆收藏书法家张永清作品“慈佛”

      近日,北京艺术家张永清先生创作的水墨艺术作品“慈佛”得到了尼泊尔国家博物馆的正式收藏。

 

      2016年3月19日-26日,由尼泊尔文化旅游部、尼泊尔蓝毗尼中国友好协会主办的“中华文化一带一路尼泊尔行暨2016中华佛商论坛 ”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成功举行。张永清作为此次唯一受邀参加的艺术家,将中国的“慈佛”带到了佛祖诞生的国度——尼泊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艺术家张永清创作“慈佛”在佛陀诞生地尼泊尔蓝毗尼圣园得到中外高僧的褒奖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推进文化先行,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无论是古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都源自于不同民族的人们对文化交流交融的向往与参与,更需要依托于促进文化艺术取长补短、商贸活动热络开展、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的发展。而此次“中华文化一带一路尼泊尔行”正是落实这个战略构想的举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尼泊尔国家博物馆馆长会见张永清与中国法师

 

      3月21日,“中华文化一带一路尼泊尔行”应邀走进了尼泊尔国家博物馆,艺术家张永清的“慈佛”因为其独特中华文化汉字艺术与佛文化完美结合,正式被尼泊尔国家博物馆收藏。尼泊尔国家博物馆位于首都西郊斯瓦扬布山下,是尼泊尔最古老的博物馆,始建于 19 世纪前期,是著名的抗英民族英雄比姆森•塔帕首相所建。 当时称查乌尼兵器陈列馆,后改称“尼泊尔博物馆”。该馆陈列有 2 世纪的菩萨、7 世纪的释迦牟尼之母摩耶夫人的雕像,是尼泊尔古代雕刻、铸造、绘画艺术荟萃之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慈佛作为“一带一路行”文化外交国礼赠送给了尼泊尔总统

 

      3月22日,尼泊尔总统比迪娅•德维•班达里在总统府会见了参加此次活动的代表团成员,而张永清的水墨艺术作品“慈佛”被选为文化外交国礼赠送给了总统。班达里总统在致辞中表示,尼泊尔与中国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今都保持着密切的佛文化交流,尼泊尔蓝毗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认定为佛祖诞生地,希望中国艺术家能够成为尼中文化友好交流使者,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尼泊尔的佛教文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永清的“慈佛”在2016中华佛商尼泊尔论坛期间作为文化外交国礼赠送给与会的高僧大德

 

      3月23日上午8点, 由尼泊尔文化部与尼泊尔蓝毗尼中国友好协会主办的2016中华佛商(尼泊尔)论坛举行,张永清的“慈佛”艺术作品在论坛现场进行了展览,得到了来自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僧大德赞誉。参加论坛的尼泊尔蓝毗尼中华寺释顿道法师这样评价“慈佛”:“心量广大,初无二致,顶天立地,玄妙无比。”在此次论坛上,张永清被授予“中尼文化友好交流使者”称号。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对我国政治、文化、思想、信仰等,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尤其是艺术家,将佛法的意境融入了中国的建筑,雕塑、绘画、工艺、书法、音乐中,而开创出更具有意涵的佛教文化。书法是中国的书写方式之一,所以当书法与佛教艺术结合后,佛法的传播更为普遍,书法家们受到佛教的影响,常以佛教为题材来丰富书法的内容。使得书法艺术更具有艺趣与内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尼泊尔蓝毗尼高僧为艺术家张永清赐福

 

      张永清是一位将中国书法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家。张永清自幼寻访名师,启学颜楷,后遍学百家,铸雄强书风,书法自成一家,风格厚重多变、气势峻宕,而他创作的“慈佛”,更是从佛教入手,将禅意书法又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张永清通过阅读大量的“佛”字写法,加上自己对佛学的深刻理解,创作了一种另辟蹊径的“佛”字新写法,并取名为“慈佛”。那么,他是如何用“意象书法”表达他创作的“慈佛”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台湾高僧释大正对张永清慈佛评价很高

 

      张永清把“佛”字的单“亻”旁和偏旁“弗”写成似圆形状,融合一体,直观上看:张永清的“慈佛”有五个寓意:一是表示与佛结缘(谐音:圆),皈依佛门;二是表示佛徒众生通过修行已成正果,达到圆满;三是表示“有规矩,即成方圆”,意为对他人宣扬佛法,令对方获得开悟,使对方能够脱离三界六道,获得救度,即为法施;四是古钱币代表财富,意为自己不侵犯他人财物,同时又能以自己的财物来布施给别人,这个是财施;五是一张慈祥的象形笑脸,表示友善,令一切众生心中对佛法没有畏惧感,这叫做无畏施。最后,“慈佛”的上端似一小沙弥正在虔诚地跪拜修行,意表示愿争取早日修成正果。

 

      书法“慈佛”的创作,从整体来看:圆润、饱满;从佛法含义上看:庄重、神圣。书法“慈佛”创作出了他丰富的内涵,以及对佛教文化更为广阔的阐述,正可谓:虔诚修行终成佛,慈善布施天下人。“慈佛”必会成为修佛之人想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