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道光青花瓷器的特点
从传世的清代中晚期青花瓷来看,其共同点是:
1、瓷质缺乏坚硬感。
2、釉面逐渐亮白,常见“浪荡釉”。
3、小件日常生活用瓷多,大件陈设瓷、创新器物少。
4、纹饰除了继续采用传统的龙、凤、缠枝莲外,寓意吉祥喜庆的图案大量出现,多取于动、植物的谐音,艺术格调不高,对于一些植物花卉的描画,看不到深浅浓淡、层次变化,显得过于简单草率。 在清代中晚期青花瓷器中,嘉庆、道光、光绪,这三朝烧制最多,其次是同治朝,最少的是咸丰朝。咸丰青花包括其他彩瓷等品种也不到千件,这与当时御窑厂因战火被烧,一度停烧有很大关系。 嘉庆时期(1796—1820年)共25年,清代社会经济历经、康、雍、乾盛世开始走向衰落,受财力影响,景德镇御窑厂的规模、瓷器品种和数量上大为缩减,许多成本高的瓷器不再烧造。据内务府广储司卷烧造瓷器条所记,嘉庆四年,将每年烧造官窑款项,由一万两银改为七千余两,不久又减为五千两,嘉庆十一年十一月,又奉旨“自明年为始,九江关呈进大运瓷器,着减半烧造。”于是又人五千两减为二千五百两。 嘉庆早期青花瓷器大多仍延续乾隆朝的风格,造型、尺寸、纹饰与乾隆青花基本一致,若不看底款有的器物很难区分,说明当时制瓷工艺还是有较高的水平。到嘉庆后期,画工精致,出神入化的作品不是很多,青花瓷器质量开始显露出下降的迹象。
综合归纳嘉庆青花瓷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胎釉 胎体洁白,但欠坚密。釉面白中泛青,细腻润滑,釉层薄的偶见“波浪釉”,器物足根呈尖状。
二、青料 使用国产浙料绘制花纹。嘉庆早期青花色泽稳定,浓重鲜艳,少有晕散,另有淡描青花及浆胎青花,所占数量不多,嘉庆后期青花开始出现黑暗、浅蓝和飘浮的现象。 除了传统的白地青花外,嘉庆时期也有一些青花派生品种,如:青花红彩描金、青花描金、青花矾红彩、青花胭脂紫、青花釉里红、黄地青花等,与乾隆朝相比品种要少得多。
三、造型 嘉庆青花的造型继承乾隆风格多,变化创新式样少,日常生活用瓷多,大型陈设瓷少,是这一时期主要特征。 常见品种有:盘(圆口、撇口、温盘、高足格盘)、碗(盖碗、高足碗、葵瓣式、四方委角式、折腰式)、杯、盖盒 (圆形、腰圆形)、水盛、洗、渣斗、盉壶、釉头罐、烛台、执壶、茶壶、茶托(海棠式、菊瓣式)、蟋蟀罐、猫式香熏、温器、长方四足炉、缸、绳耳尊、双耳瓜棱尊、兽耳灯笼尊等。 瓶类:蒜头瓶、撇口瓶、玉壶春瓶、直颈瓶、绶带葫芦瓶、梅瓶、洗口瓶、螭耳瓶、贯耳瓶、赏瓶、胆式瓶、葫芦瓶等。 整体看,嘉庆青花的造型线条不太柔和,略显笨拙,轻巧程度不如雍正青花,工艺上不如乾隆青花,尽管有些精美器物风格上与乾隆青花相差无几,但精细程度还是不够,缺乏精雕细琢。而嘉庆民窑青花就更显粗糙了。
四、纹饰 嘉庆青花的纹饰题材丰富,受乾隆青花的影响甚为明显。绘画技巧上,随形变化,笔法纤细、流畅,构图由繁缛逐渐变为疏朗,工笔多于写意。主要有:缠枝莲、勾莲、把莲、折枝花、八宝、八宝勾莲、三果纹、团花、缠枝牡丹、缠枝葡萄、海石榴、梅花、鱼藻纹、八封云鹤、荷花、松竹梅、花蝶纹、蝠寿纹、云龙、云凤、飞凤、双凤、龙凤穿花、夔龙八宝、梵文、回纹、开光诗句、异兽、璎珞纹、葫芦纹等。其中以龙、凤纹和缠枝莲纹最多。带有“大清嘉庆年制”款的最多。这时期许多带有“大清嘉庆年制”款的青花茶壶,一面绘花卉,另一面直接书题乾隆御制诗句。不仅是青花,粉彩瓷器也有出现? 人物纹不多,主要有婴戏图、八仙过海、松石人物纹等。婴戏图常绘十六子,人物及环境布局与康、雍、乾青花基本相同,画面多是儿童做玩耍姿态,生动有趣,呈现出热闹欢快的喜庆气氛。
五、款识 嘉庆早期官窑青花瓷器多写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篆书款。嘉庆晚期青花多写楷书款,有四字和六字。字体工整,结构严谨,整体上看是以篆书款为主。民窑青花草、篆流行,但写法极草率、减化。 仿明代款识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后者居多。堂名款与吉言款有:“嘉阴堂制”、“彩秀堂制”、“种芝堂制”、“寿颐堂”、“懋勤殿”、“福海珍藏”、“爱莲珍赏”等。 道光时期(1821—1850年)清王朝的腐败之风波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动荡,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道光二十年(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战争也冲击到了当时的制瓷业,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和嘉庆时期相比,烧造规模近一步缩减,由于国库空虚,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的产量及质量都明显下降。
综合归纳道光青花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胎釉 胎体细白,胎质疏松,没有致密坚硬感,分量轻。釉面多数粉白釉,少数是仿明代的青白釉,釉是普遍有气泡,釉面不平,有的带疙瘩釉,出现波浪状起伏,俗称“浪荡釉”。胎釉结合不紧密,足根有的圆而粗,多数呈尖状,少量是“泥鳅背”。
二、青料 道光青花使用国产青料描绘,早期产品近仅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的效果,浓重艳丽,缺乏深沉感,没有晕散和黑色结晶斑,传世品不多。道光二十年以后,青花呈色鲜艳,也有一部分淡雅的近仅淡描青花,大多数显得飘浮。 青花派生品种有:青花描金、青花描金墨彩、青花粉彩、青花斗彩、青花红彩、青花黄彩、哥釉青花、青花加紫、青花釉里红、冬青地青花。其中青花粉彩器在当时大量出现,如:外粉彩开光花卉里青。
三、造型 道光青花的造型多是继承前朝式样,创新极少。无论是仿古代名窑,还是仿乾隆、嘉庆朝的作品都很粗笨,胎体往往薄厚不一,比例不协调,最常见的品种有盘、碗、壶、尊、盒、瓶等。 盘:攒盘、撇品盘、三足盘。 碗:撇口碗、折腰式碗、葵瓣口碗、花口碗、高足碗、盖碗。 壶:执壶、无柄长流壶、鼻烟壶、盉壶、端把茶壶等。 尊:蝠耳尊、兽耳尊。 盒:椭圆式盒、海棠式盒、八方委角方盒。 瓶:较为丰富,有玉壶春瓶、蒜头瓶、直颈瓶、扁方瓶、兽耳瓶、赏瓶、撇口瓶等。 另外,道光青花还有冬瓜罐(创新式样)、缸、长方盆奁、长方委角茶托、水盛、烛台、折沿盆、渣斗豆等。这时期还烧造了一些在件器皿,比起嘉庆朝要多,胎体普遍厚重,有大缸、云龙盆、大盖罐、大盘、六方大花盆等。 整体看,道光青花制作工艺不是很精,进化论大小器皿方正棱角分明,线条不优美,个别较笨拙,瓶类上下比例不是很协调,制作精美的器物很少。
四、纹饰 图案缺少层次变化,构图趋于疏朗,比较平淡,用笔纤细,花卉描画不活泼,人物有形无神。常见题材有:缠枝莲、缠枝桃、缠枝八宝、折枝花、牡丹勾莲、三果、云龙、团龙、云鹤、云凤、夔凤、松竹梅三友图、蕉叶、雀梅、松鹤、八仙、宝相花、蟠螭、蝠寿、凤牡丹、海水异兽、婴戏、瓜蝶、松石人物、竹蝶、花鸟、仕女、三羊开泰、蝠狮纹等。还有一些用文字作装饰,如“万寿无疆”、梵文“寿”字、戒烟歌等,尤以戒烟歌最具时代特征。 整体看,道光青花纹饰,虽然官窑产品还尽力保持工整细致的特点,但用笔拘谨,构图简单,缺乏活力,寓意喜庆、幸福的图案增多。民窑青花画面更是趋于草率和简单化。
五、款识 道光青花的款识,以青花“大清道光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为主,楷书款极少。字体有力,笔划粗,排列工整,风格近似于嘉庆款。 仿明清款识有:“大明成化年制”、“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雍正年制”、“大清乾隆年制”,但是,款识写法与被仿品相差甚远。 堂名款:比嘉庆朝多,有“慎德堂”、“立本堂”、“嘉乐堂”、“嘉阳堂”、“庆宜堂”、“直善堂”、“乐静堂”、“退思堂制”、“浩然堂”、“履信堂”、“聚庆堂”、“珠林堂”、“惜阳堂”等。堂名款一般都是楷书,其中凡是写有“慎德堂”款的道光青花器物无论造型还是纹饰都很精美,在当时同类器物中称得上精品。 综观嘉庆、道光青花瓷器,无论是造型、装饰风格和款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尽管整体艺术水平是呈下降趋势,但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的变化,很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整个清代青花瓷器的发展脉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