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瑰宝蟠龙瓷枕又登藏品市场宝座
既可凉肤,又可明目益睛的白釉瓷枕,最早产生于隋代,并在唐宋年间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古代人们常把瓷枕当作夏季的寝具,不仅在休息时拿来使用,更作为一种家宅辟邪神器来进行使用,对于身份尊贵的皇族人员或是功绩极大的贵族官吏,瓷枕还经常被当作一种随葬的冥器进行使用,可见,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瓷枕,其在烧造或使用时,都具有较为严格的标准。
自五代以来,瓷器经历了上千年的创烧历史。目前,品种数量非常繁多的瓷器类型,多以卵白釉瓷、青花、釉里红瓷等最为常见。南宋时期,位于瓷器之都景德镇、被人冠名“南定”的湖田窑,曾烧制过许多极为罕见的传世精瓷,更有藏家几经周折、辗转多年从他人手中重金收购经典瓷品。
近日,在上海元亨利贞拍卖有限公司的拍场上,一座编号为YH0331201636,通高17cm,长20.5cm,宽14cm的定釉双盘龙纹瓷枕,神奇显现。据工作人员介绍,该藏品是民间藏家从江南世代望族史姓后裔的手中花重金方才纳入自身囊中。史姓后裔介绍说,该瓷枕即为皇帝赏赐之物,源于其先祖曾在理宗时期御前护驾,多年护随皇帝加封赏赐而得。从这款定釉蟠龙瓷枕我们不难看出,加官进爵的瓷枕胎质干燥,龙纹刻工精细,刀工灵活,整体造型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影青瓷精品,极具现代收藏价值。
据介绍,形态呈双盘龙纹的青白釉瓷,以湖田窑烧造最为冠绝。湖田窑的瓷枕的艺术水平不仅最佳,而且类型多样,涵盖马鞍形枕、叶形枕、蟠龙形枕、虎形枕等多种造型。影青瓷造型更是集刻花、划花等技法于一体,将刀工、雕刻技术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有汉玉雕“汉八刀”之工艺,又富于变化,流畅有力,在韵律方面具有较大的美感。
在雕刻方面,工匠师们也会根据构图的需要,对定做的各类瓷器进行刻痕深浅、坡度大小和斜面宽窄的细化。从这座工艺精致的蟠龙瓷枕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每根线条都有着非常明显的顿挫之感,像中国书法中的水墨画一样富有层次和深浅变化,同时在细节的雕刻方面,也没有偷工减料,而是极富动态之美。
瓷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带有一块弯曲状的平坦瓷板,其用途在于维持本身平衡,并使之人们枕躺起来较为舒适和安稳。北宋早期至五代期间,青瓷胎色青灰,白瓷胎质较厚,呈洁白状,釉色偏灰或米黄。虽然该瓷枕素光无其它色彩进行点缀,但瓷胎非常薄腻,造型极为规整,拉坯成型技艺越发成熟,是影青瓷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工匠师们将影青瓷的美进行完美雕琢,不仅别具一格,在历史上绝无仅有,而且将隋代以来,发展至明、清两朝的造瓷技艺推向至高峰,创下了五代以来瓷枕技术的新高度。青白釉瓷色彩和图案的渐变,使得藏匿于艺术品市场中的瓷枕精品更圆润纯净,富于生机,在价值不菲的基础上,更给人一种音乐旋律的韵美姿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