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冰:黑陶设计的“中庸之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陶艺家曲冰及其作品

 

      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陶种,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1928年,中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章丘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因出土器物以黑色陶器为主,又称为“黑陶文化”。

 

      “黑陶在陶瓷材质大家庭中,是一个小品种,以至于小到很多黑陶厂家都对外宣称,是他们使失传的黑陶恢复,这是在是对黑陶的无知,其实西藏、云南等一些现代文明罕至的地方,黑陶一直薪火相传。”就是这个小小的品种,甚至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确实鼎鼎大名,黑陶(龙山文化)和红陶(仰韶文化)的出现,被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两次高峰,为以后青铜器和瓷器的出现,从造型和装饰上作了准备’。”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陶艺教研室主任曲冰称。

 

      所以,陶艺家曲冰决定在黑陶上做点文章,给最传统而古老的材质,赋予最具现代感的设计,让极具对立性的两者,产生新的看点,使“对立”和“统一”的矛盾,集中于一器。

 

      设计的中庸

 

      《中庸》里面讲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黑陶设计上的中庸之道似乎更能够符合曲冰的性格。

 

      起源于美国的现代陶艺设计,注重个性的张扬,极力通过过程来诠释与泥土的交流、过程的体验、情感的流露……,在曲冰看来,这恰恰符合美国人乃至欧洲人的性格特征,这种直白的表达方式是他们的优势。

 

      “由于受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影响,中国人的思维结构更趋向于内心的幽微体会,这一点在古代的文学和艺术上有着明显的体现。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和精巧文字结构的中国人来说,自然、含蓄的表达是中国艺术家的强项,黑陶创作也不应背离这一规律”,曲冰称。

 

      对比中产生的和谐

 

      相对于做,曲冰更喜欢思考,每一次创作,他都喜欢给自己定出基调:唯美的风格,造型和装饰的中庸……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工艺之美,贯穿其创意之路。

 

      在做之前,曲冰一般先设计出造型,考虑到装饰会用更多的中国元素,所以他喜欢设计新造型,“这个‘新造型’,是指具有独创性的造型,在中国传统造型中所没有的造型,但又不怪异,这种设计的、现代感极强的造型,会更好地与传统元素产生对比,让传统纹样极具现代感”,曲冰解释道。既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额怪异造型,也不是照搬传统纹样,此种在对比中体味到的和谐,曲冰称之为创作上的“中庸”。

 

      曲冰

 

      1990年中央工艺美术许愿陶瓷美术系毕业,2004年获得“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陶瓷工业协会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山东轻工职业学院陶艺教研室主任。1995年在山东淄博创办曲冰陶艺工作室,主要从事现代黑陶的创作。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