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心象艺术系列作品在英国成功展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海涛作品在英国圣马丁大教堂展出 11月16日一12月4日“心象”中国艺术家海涛个人画展在英国伯明翰圣马丁大教堂举行。这次展览是应英国圣马丁大教堂的邀请,由英国山西商会会长王艺霏策划、英国中华总商会和英国山西商会主办,也是该教堂首次展出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英国伯明翰市政府官员、英国绿色环保组织等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了展览。 本次展览分《后世纪》、《重生》二个系列。《后世纪》系列作品描述人类毁灭星球自然之后的凄美景色;《重生》系列作品表现生命重生的开始,一切因神性之光而万物复苏,一切因真理和正义之光而生命重生。作品表达了对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保护和关注,反对暴力和杀戮,摈弃狭隘的民族主义,让和平重新开始,让一切生命获得她应有的尊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现场 圣马丁大教堂的执行总裁保罗发言说道:一个艺术家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艺术作品来触动人的灵魂,引发人类对未来、对生命、对某些历史事件和当代的文化冲突等等进行思考,以此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海涛来自中国北京,早年旅居法国,从具象开始,完成了具象到抽象再到心象的转变,将绘画艺术从技术层面转向精神层面的思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现场 《后世纪》是海涛2012年的一个系列的创作,试图唤醒人类对当下与未来之变的反省与思考。那些虚拟的心象的形态,颠覆了传统绘画所特有的合理与完整性。这是艺术家的预言,预言人类对自己的惩罚。2015年,海涛笔锋一转,在黑白中点缀了一点光的色彩,开始他《重生》系列的创作,艺术家从毁灭中看到希望,看到重生。好象好来坞凄美大片的结尾,重新点燃人们对生活的希望,我们似乎也能够看到画家似乎正力争为他的思考寻找一种更深层的精神家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现场 心象艺术是象由心生的艺术,是形由念起,顺其自然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的超凡境界。心象艺术追求的是灵魂的回归和心象的自由,是一种贯穿了东西方唯心哲学思想唯美的梦幻的新视觉艺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圣马丁教堂外景 圣马丁教堂坐落于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的中心,雄伟的内外建筑充满了古典的华丽,是英国久负盛名的巴洛克建筑,与它紧邻的是伯明翰国家博物馆和歌剧院。艺术家海涛首倡的“心象艺术”与基督教文化不谋而合,“心象艺术”在英国久负盛名的城市文化中心展出象征着艺术面向未来的一面旗帜。

 

  英国侨报等相关媒体对展览进行了报道,近1000人参观了展览,海涛的作品分别被英国伯明翰圣马丁大教堂、牛津大学基督学院、英国绿色环保组织等收藏。(来源:环球文化网 王绍军)海涛艺术简介:自由艺术家,现为世界华人华侨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纽约)、北京大地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中国)、旅法画家、法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海涛:后世记系列 120cmX120cm、布面油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海涛:重生系列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