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抽象情的回归——张怀江、张远帆父子捐赠版画展举行
11月28日,张怀江、张远帆父子捐赠版画展在市中心公园周昌谷艺术馆隆重举行开幕式,共展出我国当代著名版画家、美术教育家张怀江捐赠的黑白木刻作品精品41件,珍贵的手稿、画册、连环画和生前用过的木刻工具等有关物品41件,我国著名版画家张远帆的彩色木版画精品20件。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云峰,市政协副主席陈亦殊,张怀江先生亲属等参加了捐赠仪式并观看了版画展。张怀江、张远帆父子捐赠版画展由乐清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乐清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乐清市博物馆执行承办。这次展览,将延续到2016年1月28日。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远帆作为家属代表及捐赠本人在开幕式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张远帆教授说,虽然是冬天,浓浓的乡情让我们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父亲原名张隆超,到杭州后改名张怀江,就是对家乡的怀念,因瓯江起名。虽然,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父亲离开了乐清,但父亲对家乡有很深的眷恋。因为历史原因,父亲在艺术道路上遭遇很不公正的待遇,因为坚忍、坚守,终于成为一代大家,在中国版画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世纪30年代初,鲁迅倡导了新兴木刻运动,得到了许多进步美术青年的欢迎和响应。抗日战争爆发后,众多乐清籍版画家们以刻刀为武器,投入抗敌救亡宣传,在中国版画史上产生极大的影响,张怀江就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代表之一,张怀江对浙江版画乃至中国版画史的贡献早有定论,王琦先生称张怀江先生是“数十年如一日为黑白木刻而奋斗不懈并取得出色成就的版画家。张怀江擅长黑白木刻,艺术语言单纯概括,讲求视节奏感和刀木之韵味,作品多取材于江南生活,尤以表现人物见长,其对人物特征的刻划与精神内涵的挖掘,入木三分。
张怀江先生的捐赠作品中,既有如《支柱》、《鲁迅和方志敏》、《不平处的激流》这样刻有时代 烙印的代表作,还有一部分作品都渗透着熟悉的乡味,浙南的山水、风俗、人物皆跃然纸上。特别是张怀江先生的晚年作品《归》,群雁晚归在雁荡山崇山峻岭之中,由那只落单之雁,就是张怀江先生对故乡的拳拳赤子之心。这次捐赠给乐清的木刻作品,创作时间横贯1948年至1989年,展示了张怀江先生的艺术风格随着时代和人生的进程变迁的清晰轨迹。张远帆先生是张怀江先生的长子,他深受父亲影响,拿起刻刀,子承父业,虽与父亲学习了同一个画种,却能自成风格。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推广“居室版画”理念的艺术家,与父亲黑白木刻不同,他的作品很多运用的是油印套色木刻,以简约的几种色彩来构成精彩的色彩关系 ,给人以或炽烈、或深邃、或雅致的视觉印象。他曾在日、韩、德等国举办个展,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日本千叶美术馆等及国内各地美术馆收藏。
刘云峰在捐赠作品展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张怀江先生的亲属,特别是张怀江先生的夫人陈朱廉女士、长子张远帆表示感谢。赵乐强向张远帆颁发收藏证书。当天下午,张远帆教授版画艺术专题讲座在乐清书城举行,近百名美术爱好者聆听了张远帆教授以题为“认识版画”的讲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