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人物画家邹立颖受邀参加《笔墨意象》 名家邀请展
《笔墨意象》 名家邀请展即将启幕,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当代著名水墨人物画家邹立颖受邀参展。
《笔墨意象》由书画圈网主办,2015年11月26日在北京泰文楼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展出,11月28日下午举行开幕式。届时还将邀请国内具有艺术特色的书画艺术大家进行集中展出,以艺术的形式反映近年来各艺术大家的创作意境,通过举办这样一次高规格画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本次活动不仅邀请了艺术大家,同时受邀前来观展的嘉宾还有演艺界明星及知名企业家和媒体记者,书画圈网将会与众多媒体一道将此次展览进行全方位报道,力争做到立体化覆盖、无缝隙传播,最大努力地将此次展览、业界精英的作品中沉淀的思想与精华,传遍社会每一个角落。
邹立颖
邹立颖,吉林东丰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邹立颖水墨人物工作室导师,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岁月悠长》97x90cm 2014年
探研新法绘写时代 立传苍生比德如松
邹立颖印象及其水墨人物作品识读
人物画之端始见记于秦汉;东晋虎头笔迹连绵春蚕吐丝,形貌之外更重传神;唐代道子画圣吴带当风,为万世法;北宋龙眠白描清雅影响有元一代;明际“南陈北崔”高古超拔,曾鲸写真如镜取影;清代扬州、海上世俗趣味日重;西学东渐后千年古法骤变,画坛诸贤于传统、创新之间各择其法,遂成当代绘画之多元语境。
邹君立颖,吉林东丰人氏,性阔达,美风度,尔雅温文,早年受教于美院、军艺,绘画功底扎实,写意人物融合中西,借古开今,创作思考形之文字,深入浅出。日前观其近作,品其文章,试将邹君作品以题材分类综观如下:
一、当代人物作品系列。清湘大涤子石涛言:“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邹立颖处身京城,面对形形色色的文化形态,如何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作品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察古观今,鲜活的百姓民生即是时代脉搏,写生乃为不二蹊径。于是从新疆天山、内蒙草原到富庶江浙、云海之南,他行走万水千山,搜尽众生之相,士农工商、苍生形色都成为他的艺术母题。然邹君可贵之处非仅为市井小民写形立传,更在其以画家如椽之笔参与社会事件:心系地震天灾、关注佛首返乡、声援钓鱼宝岛……画里画外都彰显着这位军旅画家悲天悯人的广阔情怀和家国天下的无疆大爱。
二、主题人物创作系列。“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传统人物画价值取向也是邹立颖主题人物作品的创作内因。此系列涵盖历史人物、伟人功勋和文艺精英等几类选题。既有秦始皇、花木兰等历史人物,也有毛泽东、邓小平等当代功勋,既有杨靖宇、肖劲光等民族英雄,也有《突击队员》、《中国水兵》等普通将士,人物精神之记录弘扬是这些作品的共同旨归。文艺人物画《五月的风》以梅兰芳、齐白石、老舍等人物形象为蓝本,绘制严肃,敬意深藏,从画上榜题跋文可知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而作。古往今来,“成教化,助人伦”一直是人物绘画的优长,今天,这或许还将成为画家们时代性探索的有效出口。
三、传统人物创作系列。邹立颖的传统人物作品多作松下高士。常青松柏自唐代张璪、毕宏以来就是画家笔下宠儿,《笔法记》中以“君子德风”阐释松之品格:“不凋不容,惟彼贞松。势高而险,屈节以恭。叶张翠盖,枝盘赤龙。下有蔓草,幽阴蒙茸。如何得生,势近云峰。仰其擢干,偃举千重。巍巍溪中,翠晕烟笼。奇枝倒挂,徘徊变通。下接凡木,和而不同,以贵诗赋,君子之风。风清匪歇,幽音凝空。”松与梅兰竹菊同为画中君子,而松独属傲岸,命力顽强,山愈深态愈奇,故有高士常伴,隐者相随。君子之性,寿者之相也。邹君画中反复重构高松雅士,画旨可是如此?
愚以题材观画多出识读之便,而邹君创作一直致力于造型与笔墨、传统与现代等本体问题探索。他说,“造型并非是状物,而是写心的理念,笔墨是精神,并非是物质,它们永远是驱动水墨人物画艺术前进的双轮。”那么如何将西方素描造型的写实理念融入中国传统写意人物的笔墨表现?探索数载后,他选择加强笔墨节奏与黑白虚实,同时吸纳西方的结构造型,强化形式构成,使得画面充实饱满,笔力雄壮厚重。可以说,邹立颖在中国画笔墨特性和写意精神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突破了传统人物画的线条造型和文人画的简逸审美取向,为写意人物画形式语言和绘画理念的丰富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邹君为人富结交,重情义,虽精于画,然才能不限笔端,常闻人有全才,难得一遇,识君方知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或非专注诗书,许是寡能托辞。邹君身在军旅,卅余载探研画法,勤勉不怠,本出世之心持笔墨传神,做济世之事为苍生立传,凡事责不旁贷,为人和而不同。君子于世,安然如松,势近云峰,屈节以恭,德风德风!
(文/陈思 吉林师范大学书画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
作品赏析
《春秋岁岁》137x68cm 2015年
《惠安女王白菜》137x68cm 2014年
《老城人赫先生》137x68cm 2014年
《情记丽江》193x300cm 2013年
责任编辑:八宝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