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农民伪造清代“圣旨”被揭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是高昌王的后裔,我家里有祖传的‘皇家圣旨’”,为给子女谋求一份更好的工作,吐鲁番一农民伪造了两份“皇家圣旨”找到当地文物“炫耀”,不料,两份“皇家圣旨”一亮相,就被文物部门揭穿,该农民的图谋也以失败告终。

 

  农民拿来两件康熙年间敕书

 

  10月29日,在吐鲁番市召开的“丝绸之路出土民族契约研究”国际学术论坛会上,吐鲁番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刚在介绍他的《两件伪察合台文文书研究》时说,今年7月底,当地一农民来到吐鲁番市文物管理局文物保护科,拿了两件祖传的“家宝”,让文物保护科工作人员看,“他说他是高昌王的后裔,跟这两份文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想以此让我们帮他解决一下子女的工作问题”,李刚说,由于文物保护部门的职责,无法满足该农民的需求,工作人员只好回绝了他。

 

  然而,该农民拿来的文书引起工作人员极大的兴趣,“两件文书分别书写在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棉布上,全部用察合台文(14世纪至20世纪通行于我国新疆和中亚以及印度北部地区的维吾尔族语言文字)书写,都是关于敕令的内容。 ”李刚说,文书字迹清楚,书写流畅。其中,一件文书落款处还写有回历1102年2月26日字样。

 

  “从落款日期看,文书书写年代在清康熙年间,”李刚说,由于自己所学专业恰好是少数民族语言,在将两件察合台文文书内容翻译成汉语后,他发现一件文书主要讲述的是谁继承王位的问题,另一件文书则讲述的是继承王位有谁决定,并要求皇室上下不得实施阴谋打算的问题。两件文书的落款人都是艾克木可汗。

 

  “如果这两件文书真是皇家敕书,它不但对研究中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还将会把察合台文契约文书的历史向前推100年”,李刚说,察合台文契约文书是研究新疆历史文化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它能直接地反映当时新疆维吾尔民间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察合台契约文书历史距今约200余年。

 

  但是,工作人员发现,两件文书外形较为粗陋,为了弄清这两件文书到底是真是假,工作人员在经该农民同意后,对这两件文书进行了拍照、测量和研究。

 

  敕书落款竟然盖有合同章

 

  李刚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发现,清代时期,史料上并没有叫艾克木的可汗,“只是他的名字在察合台文书写上,和清代一个著名宗教人士阿奇木的名字极为相似,容易被人误解为知名人士”。

 

  李刚说,两件文书所用丝织品材质,也暴露出它们不是近现代契约文书,“近现代契约文书都是用粗布和纸书写的,不会用现代的丝织品书写”。仔细研究后,他们还发现,两件文书行文格式,也非常不符合清代敕书的要求,字体也不像皇家风范,“字体书写的粗放、不规范”。

 

  最有意思的是,两件“敕书”落款,用的竟然不完全是皇家的御印,中间还夹杂有合同印章。

 

  几经查证,加之,知情人提供信息,文物工作人员才知道,这两份敕书原来该农民自己伪造的。

 

  “从伪造手法上看,这个农民对察合台人还是有一些研究的,”李刚分析说,他通晓部分察合台文,又懂一些波斯或阿拉伯文,只是不太精通,书写的时候,把现代维文、察合台文、甚至是波斯文都混淆了”。

 

  据介绍,随着各种文物价值不断提升,近年来,吐鲁番伪造文书的现象,正在呈现多发态势,对此,当地文物保护部门提醒相关研究人员,尤其是文物收藏爱好者关注这一现象,以防上当受骗。

 

  近代以来,吐鲁番等地出土了大量文书,成为研究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经济、文化、政治、宗教的宝贵资料,在出土的文书中,民族契约极其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这些文书真实记录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经济与文化情况,反映了当时丝绸之路沿线上活跃的贸易往来,印证了各民族之间密切的经济交流。

 

  另据了解,新疆契约文书主要来自:喀什、莎车、和田、玉田、且末等县市,契约文书总件数为500多件,内容包括土地、住宅、水井、果园、树木的买卖,清真寺、经文学校的出租出卖,耕地、荒地庄稼的赠送、转让,遗产的分配,宗教法庭裁决其他民事等。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