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系司城铸辉煌——张忠培先生四进永顺老司城纪实
2012年3月21日,张忠培老先生第四次来老司城考察。这次请老先生来的目的,主要是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帮我县出谋献策。张老先生在湖南省文化厅原厅长金则恭、省文物局副局长江文辉、省文物局遗产处杨林、永顺县县委书记李平等领导的陪同下考察老司城考古工地。
世界文化遗产——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
历史将记住这一位老人,他就是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先生。他老人家现已82岁高龄,就是这位老人,先后四次考察老司城。在他老人家的关心下,使老司城遗址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会议上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老司城每前进一步,都魂牵梦绕着这位老人的心。
慧眼识宝揭面纱
张忠培先生对老司城的了解是在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期间,从查阅《明史》得知永顺宣慰使曾多次为朝廷修建故宫等殿宇运送合式楠木共达4千多株,由此而产生的深刻印象。从那时候开始,张忠培先生就计划着考察的路线和时间,深入老司城调查了解。
1994年深秋,考察湖南永顺老司城终于成行。11月17日,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处长王军和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先生在省文物局何强、省考古所所长袁家荣、县委书记何剑、宣传部长刘纯玺陪同下视察老司城,我作为县文物管理所主管业务的负责人全程参与了陪同。当时老司城公路是70年代运木材的毛路,路面狭窄高低不平,又长期失修,不能行车。后县委决定走水路。于是调来5只木船从吊井岩电站下河乘船前往老司城,在途经一天然石桥时,张老先生问:“这天然石桥叫什么名字,有故事吗?”我介绍说这是自生桥。永顺乾隆县志有记载,永顺土司彭世麒在石桥有题刻“石桥仙渡”四字。明进士出身,华亭编修顾清赋诗一首:“云根一片落前洲,会是先人玉斧修,绝岸巧通芳经过,细波长共远山浮。苔纹点缀凝峭壁,树影参差拂小舟。闻道石栏容泼墨,凌风我欲试清游。”由于天然石桥巨石驼背,形成双拱,跨河如桥,故名“自生桥”。张老微笑点头说:“不错,还做了功课”。张老坐在船上显得十分轻松,感受着灵溪河两岸林立峭壁,葱郁古木,壮丽瀑布,古村古寨,那朴实原始之美。一路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全无舟车劳顿之苦。上午11点时到达老司城,上岸后老先生走在当年的土司正街,进入衙署区,这残垣断壁和遍地残砖碎瓦、陶片、瓷片,老人看得很细,老人在遗址内拾起一块“永顺宣慰司制”题款的青花瓷片自言自语说:“这是宝啊”。老人看完了整个核心区,在土王祠休息,随后在土王祠召开了老司城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现场会,张忠培在会上语重心长地说:“老司城遗址保存完整,规模较大,内涵丰富,文化特征明确,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军事性城堡。我今天看后感到很震撼!很有历史,很有文化,因此要保护好”。国家文物局王军处长会同湖南省文物局何强副局长现场商定对老司城进行考古发掘,并要求湖南省文物局马上作出具体方案,报国家文物局,对古城进行考古和保护工作。老司城在张忠培先生的慧眼下,揭开这埋没于地下千年的土司神秘面纱,指日可待。
指导考古申国保
1995年10月30日,在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拨专款10万元,老司城考古工作就此拉开帷幕。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承担了这一项任务,并派遣柴焕波领队主持老司城第一次考古发掘。考古队由湖南省文物局刘劲、岳阳市文物局符弦、湘西州文物工作队龙京沙、永顺县文物管理所向渊泉、雷家森等组成。具体分工:刘劲、龙京沙与雷家森负责遗址及墓葬的勘探、发掘工作;符弦负责老司城文物点的测绘工作;向渊泉负责考古队的后勤保障工作。
次年元月考古结束。省考古所柴焕波就老司城第一次考古取得的成果赴北京给国家文物局汇报,并拜访了张忠培先生。柴焕波和我多次谈起张忠培老人对老司城考古的关注。他说张忠培先生对老司城考古问得很细,每次去都得认真准备。
1998年10月28日,老司城进行第二次考古。这两次考古主要成果:一是绘制了《老司城遗址遗迹遗物分布图》;二是明晰了老司城遗址范围和功能的分区;三是对周边土司展开了调查。2010年6月25日,老司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司城成“国保”后,其科学保护工作牵动着张忠培先生的心。2002年7月20日,张忠培在省文物局文物处曹盛葆处长的陪同下第二次考察老司城。在老司城对95年、98年两次发掘的出土文物进行深入调研。他认为老司城蕴藏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西南少数民族土司政权的意义巨大而深远,一定要严格编制好保护规划,在规划的范围内开展考古、文物保护与维修,在合理利用上把好度。同年冬,在张忠培先生的关心下,中国文物保护研究所派查群、高峰等专家来老司城实地编织《老司城保护总体方案》,在老司城踏勘、测绘工作两个多月。
责任编辑:小萌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