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古:潘二如山水画展”在798艺术区成功开幕

     2015年6月13日下午,“趋古:潘二如山水画展”在著名的798艺术区见心会馆隆重开幕。画展展出青年画家潘二如先生的精品山水画作25幅。这些作品,有大幅立轴,有小幅横卷,也有全景式山水有长卷,充分展示了画家潘二如近年山水创作方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艺术家潘二如

     “趋古”,即是向传统的致敬,显示了画家潘二如向传统进发的决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审美追求,展示了潘二如目前山水画创作努力追求的是具有古雅和古意的传统画风。在798这个北京著名的现代艺术区,这么突出“趋古”和“传统”的展览主题,还是第一次!画展展标“趋古”二字,出自清代大画家王时敏所作的一套十二开山水册页的引首,这套册页现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1969年著名艺术史家方闻先生所编《伯爵莫尔斯夫妇收藏中国明清绘画》一书,也是以“趋古”的英文为名。

     展览当天,著名书法家、国际书协主席、《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先生,书法家、史学家曾印泉先生,画家傅廷煦先生,画家、收藏家、《边缘艺术》主编许宏泉先生,作家、画家老村先生,书法教育家、江西书法院画院长席殊先生,书法家、书法网创办人、江西书法院副院长周明华先生,画家、书法篆刻家殷延国先生,画家李立山先生,《一画》杂志主编、收藏家陈柯翰先生,今日美术馆赵小平先生,凤凰书画网创办人、书画家柳青凯先生,摄影家陈美群先生,书法家宋春全先生等两百多人参加了当天的画展开幕式。画展开幕当天,《趋古:潘二如山水画集》也于当日首发。

     展览开幕次日,中国国家画院著名画家程大力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家邱振中先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先生先后专程前往参观。

     展览开幕当天和第二天,所有观展艺术家、学者和嘉宾,对潘二如绘画品格和传统的功底给予充分肯定,并从笔墨、构图、技法,乃至提款印章等等多方面,畅谈了各自的观展感受和建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嘉宾与艺术家合照

     刘正成先生以为,学习中国画,不临古,焉然出新?!潘二如入古之深之纯,令人惊叹!其沉潜于宋元山水之经典,数年不下楼,精神尤嘉。看到原作与之前看画集,又大不一样,很令人惊喜!潘二如的题款书法,也是同类画家中不多见的,给其绘画增色。只是遗憾很多大作品一时无法展出。

     程大利先生说,看了二如的画,很喜欢,喜欢他的气息,潘二如的画,气息端正,展览标题用“趋古”,很好!因为这是一个不主张在古人身上下功夫的时代,二如却坚持入古,而且进入得非常好。他学北宋,学南宋和元,都很有心得,取得现在的成绩,值得很多人借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家邱振中老师现场指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家邱振中老师与艺术家潘二如合照

     邱振中先生说,潘二如以前对书法、诗歌的关注,早已经暗示了他对艺术的潜在热情。业余画画写字者很多,真的把所有工作撂下来完全投入到陌生的画画里,这样的人极少,取得成功者更少。潘二如的选择,显示了他的个性和判断力。从他的画里,可以看出他下的功夫和取得的成绩,非常难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刘正成先生与曾印泉先生合照

     曾印泉先生说,看了潘二如的展览,首先觉得他现在作品和两年前看到的作品比,有长足的进步。特别他把这次画展命名为“趋古”,很好,很适合,也可见他心情复归于平静。他在拟古上比别人更深入一些,他的人生视野也比较开阔。所以,看他的作品,能感觉到格调也是很开阔的。我对他很有信心并看好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子康老师与艺术家潘二如合照

     张子康先生以为,在这个时代有这样的向传统虚心学习的人很少见,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潘二如是在传统发展路子上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当然,每个艺术家最终还要努力走出自己的路子,所以,他希望潘二如下一步能更多的研究成功艺术家创新的路子,早日取得艺术上突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左起老村先生、艺术家潘二如、许宏泉先生合照

     老村先生觉得潘二如能在绘画上取得成功,首先是他对美术史的熟悉和各种美术资料的了解,而且善于学习。潘二如的画格高。他有意境,不闹。闹在这个时代是普遍现象,大概90%的画画的人在这个闹里头走不出来。潘二如很难得,他做到了到这一点。他的画,干干净净,安安静静,而且做的非常严谨,精致,这是他最大的优点。这种认真的精神正是我们时代所缺乏的,他这种对中国美术古老传统的认识和继承,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许宏泉先生说,潘二如从一个编辑和出版人到今天成为一个职业画家,并取得今天的成就,并非偶然,他画画之前与艺术家的接触,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以及对美术史的考察,都是一个画家潘二如的源头活水,或者说是一种能量的积蓄。潘二如的绘画起点很高,执着地坚守着笔墨的正道,即古意盎然,又散发着一种时代的清新。潘二如的绘画,让我们看到传统笔墨在当下的一种可能,或者说一种希望。

     展览时间为:2015年6月7日~19日,开幕时间为6月13日。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