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绣娘蒋丽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京城论起手工绣花鞋的制作技艺精湛水平,“三寸金莲”的第四代传人、被市妇联授予“京都巧娘”称号的53岁的蒋丽娟当拔头筹。昨天(13日),当记者走进蒋丽娟在家里开办的巧娘工作室时,如同走进了一个手工绣花鞋展室,茶几餐桌上、衣柜里、阳台上到处摆放着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绣花鞋,足有两千多双,大到长约七八十厘米的大红绣花鞋,小到只有三四厘米的袖珍“金莲”,双双做工精美,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蒋丽娟告诉记者,打10岁起她就跟着外婆和母亲学女红刺绣,练得一手好针线活儿。自2001年8月离职后,曾是高级机械工程师的她就把全部的心思都倾注在小小的绣花鞋上。“刚开始天天往国图跑,查阅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资料,积累素材,别小看绣花鞋,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民俗、风土人情都能通过它得到体现,只有接触才能体会它的博大精深。”蒋丽娟指着自己设计的一双双绣花鞋图案说:“拿儿童穿的虎头鞋来说,从满月鞋到百天鞋,再到半岁鞋、一岁鞋,不仅是鞋面,连鞋垫都绣上精美的传统图案,即使最简单的做起来也得花上一周时间。这种有吉祥寓意的手工绣鞋既实用又有艺术价值,穿在脚上舒适跟脚,脱下来摆在家里就能当工艺品欣赏。”

 

       记者了解到,近七年来,蒋丽娟一直充当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把“京都巧娘”的声誉和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远播海内外,无论是北京的“科博会”、“文博会”,还是巴黎万国博览会、新西兰北京文化节,她的绣花鞋都大受欢迎,往往刚刚摆上展台就被一抢而空,许多参观者一下就买下十几双。蒋丽娟拿手的“三寸金莲”和“十二生肖鞋”曾被国家旅游局授予银奖,绣品被首届中国民俗吉祥艺术节授予金奖,“虎头鞋”还被新西兰蒂帕帕国力艺术博物馆收藏。

 

       “单纯的做民间艺人不行,要懂得推广,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有这么优秀的文化,要让他们了解、接受和喜欢绣花鞋。”现在蒋丽娟的“档期”安排得很满,她既要带动家乡抚宁县的一批妇女和残疾人从事手工绣花鞋制作,解决她们的就业生活难题,还要向山西十几名艾滋病感染者传授绣花鞋制作工艺,同时对希望得到绣花鞋制作培训的外国朋友的邀请也是有求必应。在蒋丽娟的带动和传授下,下岗妇女和残疾人已能制作包括儿童工艺布鞋、虎枕、绣鞋、肚兜、香包、耳枕等50多种的手工刺绣产品。蒋丽娟说:“扶助下岗女工和残疾人,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弘扬,这就是我办巧娘工作室的目的。”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