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古知妙谛,师心见性情——读书法家李文志作品有感
李文志作品
不看落款,就知是李文志的书法,他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而独特的风格。他虽然只有50岁,却写了30多年的书法,他的书法清秀潇洒,悍劲刚毅。赏心悦目,自然流畅,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于己,拜访多位名师,临摹大量古帖,他笔下的豪情大气激情振笔风格,在发扬中国传统书法的同时又得到了延伸。
从他的书法中也能体现出他的性格,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广交豪杰,任人为师,他乐观幽默,积极向上,亲和中透着威严,他兴趣广泛。悟性灵动,有着超人的智慧。
李文志把书法审美与品位放在首位,以书法写性寄怀。从他的作品中可见其襟怀性灵。他以一种超然的淡泊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书法世界。他的书法风格爽健遒劲、体势纵逸、跌宕、气厚形清,用笔劲健润泽,线条疾中有涩,曲直相映,随性发挥;字里行间功力、性情俱见。
法古知妙谛,师心见性情。李文志的书路宽、思路广。他学书能遗貌取神,师古而不泥,创作上则率性而又不乏严谨。他常在安闲心境中思考创作,以深谙书理的心性和平处世,将书法和生活融会贯通。
李文志认为书法美是多元的,只要书法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只要是书家自觉选择,任何风格都是一种美。书家应当具有这种兼容并包的胸怀和气度。他的书法在章法、笔势、线条、结体、布局等方面寻求灵变,在自然、松弛、率意的状态下把自己的巧思不露痕迹地表现在作品中。在书法创作时他能将传统书法中的多种审美元素信手拈来。
李文志在注重经典的同时,更注意寻求变化。同时,他还针对不同的书写内容辅以不同的书体与形式,务求情与境相合,意与情交融。
李文志常说,作为书家不仅要在艺术上追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更要讲艺德,做到人品、艺品相统一。他始终把艺术当毕生事业去追求,无怨无悔,相信他在今后的创作中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李文志书法就像闪烁绽放的一颗新星,正逐步走进人们的视线,近年来他获奖无数,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很多的收藏家都在关注着他,成千上万的书法爱好者都在效仿他的风格,正如一位网友在诗中给予他“敢与二王论高低”的崇高赞誉。
艺术家简介:
李文志,1964年生,河北沧州人,字博友,唐韵斋主,现居北京,国家一级书法师。1990年毕业于贵州省艺术学校,后进修于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曾拜启功老先生学习书法。现为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翰林书画院特聘大学士,甘肃省诗词学会青年委员会书画指导等。潜心研究书画30年,博采众长,倾心熔炼,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重点报刊发表以及在国内外书画大赛中获奖。书画作品入展首届“达摩杯”海内外书画大赛,书法作品在“东方之冠”全国书画大赛中获荣誉奖,书法作品先后获得第七届“中华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获铜奖,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在“青春飞扬,青春万岁”全国书画中获金奖,国画作品在中国牡丹艺术论坛获优秀作品奖,被北京电视台35周年庆典收藏。作品入编《中国当代实用书法大观》、《中国牡丹诗书画大典》、《中国书画名家精品集》、《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收藏指南》等。其书画作品被加拿大、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国内外收藏家和书画爱好者收藏。
李文志作品
责任编辑:小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