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古镇携手联合申遗 古镇申遗路究竟有多远?

      6日,乌镇景区在为本周五举行的香市做最后排演,蚕花圣会、民间戏曲等民俗活动将重现茅盾笔下“农村狂欢节”的盛况。

  乌镇景区自保护开发以来,发掘重现了香市、水灯会、童玩等一系列民俗活动,成为古镇保护开发的典范。

  而在刚刚结束的“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工作推进会上,包括乌镇在内的13个古镇将再次携手,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江南水乡古镇”项目,并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国家“十三五”申遗计划。

  从2001年周庄、同里、甪直、南浔、乌镇、西塘6个古镇抱团申遗以来,到本次扩容至两省3市13个古镇,古镇申遗之路究竟还有多远?

  苏州牵头申遗,浙江古镇占据四席

  “古镇申遗工作组织过很多次,这次终于实质性启动了。”乌镇国际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陆亚琴,多年来一直参与古镇联合申遗工作。

  陆亚琴说,国家文物局会同两省3市的13个古镇签署了《江南水乡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协定》等,并讨论通过了《江南水乡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方案》。

  根据该方案,2016年底完成江南水乡古镇申遗的各项准备工作,2017年初将申遗文本正式上报国家文物局,力争“十三五”规划期内完成申遗目标。

      “接下来,我们要正式开始申遗的准备工作了。”陆亚琴表示,相关工作包括制定申遗文本编制,以及保护规划制定、遗产区和缓冲区划定、相关法规制度建设等工作。“乌镇一直以来注重保护与开发,文物、景观也都保护修缮完好。”

  从2001年开始,周庄、同里、甪直、南浔、乌镇、西塘6个古镇就曾经联合申遗,并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不过之后,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按照世界遗产组织的规则,一个国家一年只能申报一个项目。在长长的申报排队名单上,江南水乡古镇一度从中国预备名录的第6位降到第12位。

  国家文物局调整申报策略,从原有预备名单中遴选一批较为成熟的项目,作为国家“十三五”正式申报项目。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江南古镇的保护工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日趋成熟。

  本次“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的13个古镇中,浙江占4席,分别是嘉兴的西塘、乌镇,湖州的南浔、新市。此外,江苏的周庄、甪直、同里、千灯、锦溪、沙溪、黎里、震泽、凤凰9个古镇参与申遗,苏州市被确定为此次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