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时代,藏家何以瞄准艺术品电商?

2014年,艺术品拍卖市场陷入低潮,理性回归成为艺术市场呼声最高的论调。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却屡创天价,甚至有专家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 “亿元时代”已经到来。艺术品收藏构筑起的全新资金门槛,对传统收藏界的冲击显而易见。虽然短期内借助艺术品电商与之抗衡仍显乏力,但艺术品电商的日趋壮大,无疑为收藏界的繁荣提供了新的可能。

 

艺术品电商势头强劲

 

近年来,艺术品在线拍卖以其流程短、门槛低、操作简便等特点,在艺术市场中大放异彩。大批传统艺术经营机构如荣宝斋者开始向PC端在线交易转型,而一些成熟的艺术品电商已开始抢占移动端在线交易市场。国内首个艺术品移动拍卖App——翰墨千秋艺术交易中心, 于2014年10月升级推出艺术品移动在线拍卖业务。据翰墨千秋官方对外公布的成交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翰墨千秋艺术交易中心拍卖总成交额达1540余万元,综合成交率达51.92%,艺术品电商的发展势头可见一斑。

 

低门槛培育新藏家

 

收藏门槛的降低,艺术品种类的多样性,吸引了众多新晋艺术藏家涌入艺术市场。而线上竞拍更是凭借轻松便捷的参与方式与低成本体验,成功掀起了一股在线拍卖热潮。虽然新晋藏家还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力军,但其潜力不可小觑。广大艺术电商在做好品牌维护与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还应有效引导在线收藏习惯的养成。

 

老藏家愿做新尝试

 

另外,一些老牌收藏家,受“天价拍卖”市场现状的影响,对艺术品在线拍卖也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并开始尝试“在线淘宝”。其实早在2013年,艺术保险专家Hiscox就已做过调查,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收藏者越过了去画廊近距离接触画作的步骤,直接通过互联网上提供的图片购买“未经现场验货的”艺术品。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内艺术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及藏家群体的成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艺术品线上交易模式将更受推崇,中国的艺术收藏也会步入一个更为成熟理性的阶段。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