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中的钢厂纪事 张文来新现实主义艺术展开幕

103918uk0lv0fyv0lvg1kg.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开幕式现场


    壹号收藏网讯  1月9日下午,“水•墨读者:张文来新现实主义艺术展”在武汉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武汉美术馆、常熟美术馆主办,由中华艺术宫策展人卢缓策展,共展出张文来水墨作品50余件。开幕式当天举行了学术研讨会,由湖北美术馆副馆长冀少峰任学术主持。

    张文来早期画油画,注重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人物画,近十年则着重致力于水墨人物的创作。他主张艺术要真实而典型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现实本质,真诚地表现艺术主观世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不难看出,张文来笔下的水墨画主要以刻画“小人物”为主,力图使作品中融化着生命意识与人生意识。从《市井人物》系列到《钢厂纪事》系列作品,无不反映着张文来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市井人物都是小人物?所谓的“大人物”又怎能逃脱掉与“小人物”一样的喜怒哀乐与命运的抗争?

1035389g3426axcdyuxh2a.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文来在开幕式上致答谢词

103929rgyha6a9ykiah9wg.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策展人卢缓在开幕式上讲话


    开幕式上,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对张文来的水墨作品作了深刻的解析。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强调艺术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关注现实人生、社会和自然,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再现和反思。“但张文来所强调的当代层面上的‘现实主义’并不是指19世纪欧洲绘画史上学术惯性上的‘现实主义’,而是表现当下的现实生活和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以及社会发展的节律。”

    关于张文来作品中的“新现实主义”,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理解的现实主义应该是站在当下的时空关系中关注现实,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态度,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历史评判。”张文来以市井人物作为造型语言表达的奇切入点,把人物植入特定的生活场景中,表现小人物身上的朴素的道德观念与执着的生命力,这也是画家自己“自然现实主义”人生观的曲折表达。

1039490n0q0f01fmxrfmm5.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现场


103954w84voq80wco8ouou.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文来现场讲解


    水墨是最原始、最朴素、最本质的表现媒介,精微的水墨是画家追求绘画技巧的表现。张文来谈到:“水墨画是国粹,从另一层次表现了我将实行的‘新现实主义’,我有时候戴着安全头盔,在那些工作现场作画,顶上时不时掉东西下来,光线又暗,根本看不见什么,就那样在相对较小的画纸上画原稿。今年是实行的第一年,我将不断摸索,将这种一滩墨、一杯水不可修改的,不违背中国画技术材料原则的高技术国画艺术做一个很好的水墨转型。”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1月22日,广大艺术爱好者可前往武汉美术馆4、5号展厅免费观展。

104027wbvedxzjk5ikviib.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刚下线的炉前操作工》 233×290cm  纸本水墨 2014年


    观者笔记:

    走进展厅,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像走进一个古色古香的水墨天堂。作品围绕劳动人民,大部分是重工业劳动工人的日常生活的缩影,有时候只是他们一个微小的动作,例如吃饭后剔牙,刚从车间里走出来,牧马人牵马的跨步等,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世相。芸芸众生的平民生活,琐碎的日常小事,旁观者不以为然的细小瞬间,或许我们就没有注意到,但艺术家通过他们独到的眼光,将其描绘在艺术作品中,呈现在我们面前。

    作品的产生或许是偶然,也是必然,作者看到了一个瞬间,决定将它记录下来,必定是有自己的把握。因为水墨画的严谨,不可修改,也就造就了水墨画家深厚的绘画功底,一个墨点晕开或许就得重新开始,所以在作画之前艺术家必然已了然于胸。水墨画并不都是浓墨重彩,在画重工业系列作品时也不例外,刻画小人物的一个动作,淡淡几笔也能勾勒出传神的一面。(文/若水)

    展览作品欣赏:

104040wly8qznzrphw9z88.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钢厂记事师傅的眼镜》 240 x200cm 2011年


104048afpfoam5kf57k7uk.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郎木寺的牧马人》 72×70cm 2011年


10411290h0wxxa0vsvng17.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晓哲的家园》 70×57cm  2010年


104058d9wq26bbn9d77iew.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梦蝶图》 50×138.7cm 纸本水墨 2014年


104019ow52txybprfy6yfs.jpg-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岱岩探碑图》138.5x70.5cm 纸本水墨 2012年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