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音中国画展在北京汲古阁举办
展览现场
杨福音1942年生于湖南长沙,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广州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湖南师大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现任杨福音艺术馆馆长。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杨福音画集》等多部,作品收入《中国美术全集》、《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等重要美术文献,部分作品由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湖南省博物馆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他在中国画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在继承了中国画笔墨精神的同时,开拓了中国画新的表现形式,在创新中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并提出反线描画法,对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既传统又现代的中国画创作成就引起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在《艺术的艺术——杨福音绘画的价值》中谈到:“往往寥寥数笔,令人荡气回肠。色彩因加了墨,变得凝重、沉稳,灰暗的调子里,偶见一抹赭石、石青,轻快并不跳跃,魏晋之风扑面而来。”
杨福音老师与中国国家艺术网总编辑、书法家钟文
通过杨福音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万物的温情。他喜爱观察并善于捕捉身边点点滴滴的细节,瞬间的动作、片刻的态势定格在他的画面中,“动”立刻化为了“静”,这份“静”中,蕴含着自然界生命的律动,微妙玄通,让人体味到一种空远幽玄的意境。其人物作品,轻松的笔调、简约的线条,极简中富有张力,构成中讲究疏密;山水作品同样简洁中散发逸韵,平实间格调高雅,画面古朴、清微旷远,从中能感受到画家内心的恬淡、安逸;在花鸟画的创作中,他带着对传统的敬仰、对古典的谦卑,创作出极具个人面貌的作品,清雅、简朴,余音袅袅。
杨福音老师作品
杨福音精读文学史论,学养深厚,出版了《由红菜薹想起》、《长岭上》、《吾喜吾爱》等散文集,曾在6家报纸上开辟散文专栏。2003年杨福音散文专栏获全国报纸副刊散文一等奖。正是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使其心志高迈、脱俗,他的画作正是他深厚的文化修养的流露。文学于他来说,即《孟子》所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此气绵延至杨福音先生的画作,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杨福音老师作品
著名诗人、美术评论家、北京当代诗书画院院长周瑟瑟在画展现场说:“杨福音不仅是一位具有源头性与开创性的现代水墨艺术大家,更是一位有成就的散文作家。当代诗人作家有意识研习书画的越来越多了,但杨福音先生的散文写作却与他的书画艺术相伴相生,他的画与文给人没有一丝分离感,紧密绵实地生长在一起。这次‘杨福音中国画展’没有设开幕式,直接让观众看画,这种简朴本真的艺术态度在喧哗的艺术大环境下显得尤为可贵,他的艺术直抵当代人的精神内部,让我看到了他把古代与当代、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艺术深度。这可能是2014年最后一场重要的画展,虽然展出作品不多,但全是精品与新作,杨福音的艺术给寒冷的北方带来了暖暖春意,这是来自于‘湖湘画派’的艺术魅力。”
杨福音老师
本次“杨福音中国画展”由北京汲古阁、杨福音艺术馆联合主办,并得到了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世典画楼、北京当代诗书画院等机构协助。展览时间自2014年12月21日至12月27日,免费向观众开放。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