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徐延均:笔墨勾勒山水 艺术诠释人生

      有这样一位书画家,他对书画、对艺术的执着令人钦佩,他曾说过,书画艺术是其一生执着的追求与梦想,只有用笔墨才能让其感受到人生的真谛,只有在绘画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生命的充实感和存在感。他就是书画家徐延均先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矢志不渝 嗜画如痴

      徐延均1965年2月27日生于天津。祖父曾为天津地毯厂画师,受其熏陶自幼喜爱涂鸦。19岁拜天津画家王凤岗先生为师学习绘画,先学素描后改学工笔。他学画极其努力,晨起便铺开笔墨开始画作,直至深夜方肯辍笔休憩,其认真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各种绘画技巧,喜爱临摹刘奎龄的花鸟及中国传统仕女。对工笔花鸟、人物的技法略有感悟。后师从张大千第三代弟子安云霁先生,学习和继承张大千先生传统山水和仕女技法,画技更是大为长进,逐渐锋芒显露。安云霁先生说“很多画家缺少的便是你这种勤奋”。


    “我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都在书画艺术中徜徉,这才是最有价值的书画艺术。”徐延均先生说。他喜欢每天抓紧一切时间研习自己痴爱的书画,用嗜画如痴的态度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专心研习 用心书画


      徐延均先生喜好淡雅宁静的生活,用心研习自己挚爱的书画,近年专攻工笔山水,长期坚持,勤学苦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徐延均先生看来,构图、章法、造形、笔法、墨法等等都是构成一幅画的基本元素,画家既要有磅礴的气势和胸怀,又要有对所有技法驾轻就熟的掌控能力,所以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不断提高绘画水平,认真研读有关国画书籍,研习五代、宋、元、明、清山水画法,并坚持写读书笔记,随时记录感悟,每日坚持作画从不懈怠,享受其中,沉迷痴醉。为了加深理解,常走入名山峡谷,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拍摄了大量图片资料,以帮助自己在书画上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我不求有多大的名气,不求有什么不朽画作,只希望自己能在书画梦想中一直走下去,用心作画,画出走心的画作,让更多的人热爱书画艺术”徐延均先生说。正是这种用心的态度,正是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徐延均先生创造出大量优秀的作品。其作品大气雄浑的笔法,动静结合的意趣,精巧的结构,灵气的构思,焕然的神采受到书画导师的认可和书画爱好者的高度赞扬!一位书画大家看过徐延均先生的画曾评价“品正格大,静穆雄浑”!


      徐延均先生仍在自己的书画梦想中不断探求前进,他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书画艺术的真谛。他说:“几十年的绘画经历使我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与乐趣。但国画的博大精深却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不断努力去探究其奥妙。”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