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瑜:岭南艺术的“思想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蓑烟雨半残翁,长啸回头万事空。天教馀年司笔砚,狂来尤爱惹罡风。”

 

一首自写诗,正如一幅自画像,道出平生坎坷,寄语笔墨情怀。岭南有韩川野老蔡瑜,其人、其语、其画,皆磊磊落落,不落窠臼,不随流俗。所谓“法由象生,象因心异”,蔡瑜心中无藩篱,笔笔无定法,却笔笔有出处,不虚妄、不捏造,盖蔡瑜自称“拿来主义”,画不崇宗只尚贤,博取众长,厚积薄发。

 

蔡瑜丹青题材不拘一格,寒梅、淡菊、紫藤、葡萄、海棠、墨荷,更兼山水、人物,或工笔或写意,触目处,皆使人惊心—— 一枝一叶,一花一蕊,一点一滴,一草一石,无不潇洒,无不恣肆,旋风骤雨般水墨冲刷,挥斥八极,直扣心扉,使人宛如清狂梦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3蔡瑜于广州镇海楼举办大型个展,题为“作茧破茧”。古来作茧自缚大有人在,蔡瑜偏要破茧,且不止一次。蔡瑜谓:今天感觉画得好,明天一觉醒来再看,就会觉得毛病还很多。故此,蔡瑜家中从不张挂本人书画。“天天发现,天天否定。否定成法否定自己,在否定中进步”。

 

  虽破茧不断,唯有一“茧”,蔡瑜无需理会——名利茧。有人一出名,作品就处于停滞,怕一变,作品售不出。蔡瑜有章“行会外人”,下笔神游,思之所至,兴之所及,可以七个月不画一张,也可两三天挥洒数巨幅,全因身心自由,没有名利茧,既无得,便无失。办展,在蔡瑜近九十载人生路里,也是屈指可数之二三。蔡瑜不喜走过场,厌闻奉承话,更喜真批评、真交流。与学生林墉等同道切磋,可以数小时不停不歇;与同好谈画论道,即便进餐之际,思路不断,可随时停箸而相告。若是话不投机,自是半句亦嫌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蔡瑜已届米寿之年,听觉不复壮年,然鹤发松姿,思维敏锐,言多幽默。蔡瑜曾在潮州金山中学执教文学课,却笑称“不识字”,实其诗词题跋,文采斐然;蔡瑜白描,纹路清晰,丝丝入扣,堪当画谱,其戏言只是“副产品”;蔡瑜号“韩川野老”,自谓一介村夫。嗟夫!难得岭南有此“野老”,耄耋之龄,仍能求索不止,以笔墨水血,刷出个世间万千之态。 

 

撰文:杨名宇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