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参与民间文物鉴定引热议 网友:更权威

      “国家队”要参与民间文物鉴定了?上周有媒体报道称,国家文物局将于今年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或让原本行使国家职能、负责文物进出境鉴定工作的文物鉴定站面向公众提供鉴定服务,并有望出具相关证明,鉴定意见具有一定效力。此消息一出,立即成为业界热议焦点,有人认为官方出面更具权威性,但更多人则认为此举影响不大,按市场规律办即可。

  “国家队”出马

  参与民间文物鉴定

  让国有单位参与民间收藏文物鉴定服务,这或许是今年国内艺术品市场的一大新动作。有媒体报道称,国家文物局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今年将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主要是为了推进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目前已经选择广东和湖南作为试点地区。在试点中,除了“眼学”方面,还将推动文物科技检测鉴定的研究和应用。“由于文物艺术品鉴定难度大,加上专家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我不敢说此举对于净化和规范艺术品市场有多大作用,我们只能听其言观其行,拭目以待。”一位本地拍卖行业人士表示,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希望规范管理,初衷是好的,但效果是否明显,现在还不得而知。

  记者曾前往省级文物鉴定站探访,发现之前也有零散的针对民间鉴定的服务。来自各地的收藏者用厚纸箱、蛇皮袋等将自己的“宝贝”千里迢迢地带到鉴定站来,简单交点小钱办个手续,就得以进入楼上大厅请专业技术人员“过眼”。以下是记者在现场看到的一幕——

  “这个一看就是假的,纹饰不对。”鉴定者说。“怎么就不对了呢?我们收藏好几十年,研究了好久,你就这么看一眼便说不对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伯对专家的意见非常不服,一直吵吵嚷嚷要讨个说法。另一位技术人员见状,只得装模作样地拿出放大镜看了一遍,最后心平气和地跟老伯说这的确是假的,老伯才在老伴的劝说下愤然离去。

  有本地行家回忆,此前广州文物总店也开设过相关鉴定服务,一次收费30元左右,但做了一段时间就被迫中止了:“有的老人家收了一屋子假东西,自己却坚持说是真的,要拿出来鉴定。他的子女帮他出钱来找专家看东西,希望他了解真相后死心,不要再白白烧钱,可他就是不听,还大吵大闹。文物店遇到太多这种情况,觉得长久下去不是办法,最后索性不做了。”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