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办家庭农场 提倡务农光荣
修身养性
吾特购粮田百亩,雇工种植,欲使尔等随时学稼,将来得为安分农民,便是余之肖子。纪氏之鬼,永不馁矣!尔等勿谓春耕夏苗、胼(pian,老茧)手胝(zhi,老茧)足,乃属贱大夫之事,可知农居四民之首,士为四民之末。农夫披星戴月,竭全力以养天下之人,世无农夫,人皆饿死,乌可贱视之乎?戒之戒之!
清 纪晓岚 《训诸子书》
中国的传统教育可分为奋发教育和退路教育。奋发教育在科举时代具体而言就是应试励志教育,凭借考试成绩,挤入士的行列,参与国家的管理和民族文化的传递。
而退路教育具体而言,就是农耕教育。自身在庙堂做官,但家里还要备着几亩薄田,作为退身而出时的生存资本,因此辞职的时候底气很足。不为三斗米折腰,因为家里还有三斗米。
所以说,农耕不止是一种生产状态,也是一种生存战略防备状态,中国历代的士人都会在内心深处保留一种农夫心态,甚至存留一些农耕技巧。在江海翻腾的仕途,一个“农”字,让不少人有温暖感和归属感。
铁齿铜牙的纪晓岚也免不了有这种以农为退路的心理。别看他家书里写得像模像样地要勤俭节约,要谨慎谦虚,可这位才子在风流奢侈方面半点也不含糊,乾隆皇帝长时间不肯放纪晓岚去地方负责科举的监考工作,就是担心他在外面招蜂引蝶,败坏斯文形象。
纪晓岚生活也不清淡,他在饮食上是纯粹的肉食动物,不吃米面,只吃肉,非肉不饱,这种人可别指望他过粗茶淡饭的农耕生活。
然而,为什么在他老人家的《训诸子书》里反复强调子孙要尊重农民,重视农业呢?为了给后代做示范,他还特意购买了一百亩农田,创办家庭农场,还雇佣农业种植专家,教孩子们如何耕种土地,栽培庄稼,要子孙们做安分守己的农夫。一句话点中关键:“纪氏之鬼,永不馁矣!”
纪老师是喜欢讲鬼的,一部《阅微草堂笔记》是他的成名作,可以和《聊斋志异》媲美。纪老师不仅口中讲鬼,而且心中也有“鬼”,这封信中的“鬼”则是指纪家的先人,祖宗,也包括百年后的纪晓岚自己,纪晓岚心目中时时装着祖宗。中国人重祭祀,重祖先,而祖先的存在是靠后人来彰显的,家族兴旺的标志之一就是祖先们不寂寞,年年都有子孙祭祀,绵延不绝。在《阅微草堂笔记》里,纪晓岚就对祭祀祖先的事情进行过长篇大论。
纪晓岚提倡务农光荣
纪晓岚是个很有家族存亡危机感的读书人,他很怕纪家的祖先因为子孙的凋零而挨饿,而没有人祭祀,所谓“馁”,就是祖先没有香火,挨饿。保持一个家族子孙绵延,最重要的不是荣华富贵的持续性,而是安全生存的持续性,在封建社会,安全生存的持续性就在于一个“农”字。
纪老师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尤其是在乾隆爷手下当差,一个不留神,满门抄家抄斩的几率也不是太低。
因此,出于安全考量,纪晓岚不仅办家庭农场,让子孙学会最基本的生存手段,而且纪晓岚还树立了务农光荣的概念,他告诫子孙:你们不要以为耕种插秧,手脚生老茧的活是下贱人干的活,其实在士农工商四个人群排行榜中,农民居首,农民兄弟们披星戴月辛勤耕作以养活全天下人,没有他们,大家都饿死了,我们有什么资格鄙视他们呢?
纪老师可能考虑到,将来子孙们免不了有人回家种地,在放下身段之前,首先要在心理上放下身段,端正对农业从业者的看法,只有这样,将来才不会有生存手段上的障碍。撇开对祖宗的迷信不说,以农为退路的做法,在市场经济社会恐怕不太现实,但是,每一个人不管混得如何风光富贵,也要掌握基本的生存手段,并保持对农业的敬意,这应该是我们从纪晓岚家书中学到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