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村落搬迁正定农民著史留“根”

河北省正定县拥有380年历史的丁家庄村因正定新区规划被列入搬迁范围,为了使淳朴的村风和村庄的历史、文化能够传承,村民自发组织编写村史。村史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被省市的档案馆、地方志、图书馆收藏,并被推荐至中国地方志收藏。同时,在志愿者们的奔走呼吁下,20个同样面临搬迁的村庄,也掀起编纂村史的热潮。村庄面临搬迁村民自发写村史

丁家庄村原党支部书记张庆申介绍,明末1630年,丁氏祖先由山东潍县迁徙至此,生息繁衍,形成村落,至今已有380年历史。

2010年,随着石家庄城市建设“北跨”战略的实施,丁家庄村所处的位置恰在新区建设的中心区域。曾经让丁家庄引以为自豪的地貌、特色民居和生活方式,都将在新区建设的大潮中慢慢退去。

张庆申说:“我们想保护村庄的文化遗产,这本书是村庄历史的档案,也是子孙们可以追溯的根。”

于是,丁荣永和丁兰坪、张军发、唐曼等几个村民在各自的工作之余,开始了《记忆丁家庄》的编纂工作。

“在搜集过程中,家家户户都很拥护,我们村一共11个姓,每到一家,人家就主动把家谱拿出来,没有的就现问家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把谱系整理出来。”丁荣永说,“我们写完书后,印刷经费不足,大伙儿听说后立马组织捐款集资。”

村史被中国地方志收藏

《记忆丁家庄》全书分为六部分,介绍了村子的地貌、人物故事、大事记、图片集等。其宗谱跨近四百春秋,依旧清晰井然,历历在目。

“老百姓一拿到书就开始争相传阅。”丁荣永等编辑人员介绍,省、市档案局及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也对这本书给与了很高的评价。“省地方志办公室负责人王光才见到此书之后,连连称好,并要了一份书籍的电子稿,推荐给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玉宏。刘玉宏表示中国地方志愿意收藏。”

正定县作家协会主席刘进忠看到《记忆丁家庄》后称:“捧读这本厚重的书稿,联想到乡亲们这一带有某种悲壮色彩的举动。他们努力在帮助我们找到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找到精神上的故乡,以及一种心灵的回归。”

带动20个村整理村史

目前,正定新区所覆盖的20个村庄都开始了挖掘和编辑整理各村村史的工作,志愿者们正在努力搜集整理各村庄的民风民俗、历史典故、名人名事等宝贵遗产。“正定新区要建设好,传统的文化也要及时保留。”正定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宋同原表示,“待正定新区建成后,将会建立一座民俗博物馆,收藏所有有关这些村庄的历史和文化。”

《记忆丁家庄》的策划者之一、现任丁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丁华杰介绍:“村史出版后反响很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可以感受到大家对即将消失村庄的文化拯救的关心。”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