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村落:生活不能承受之“古”
70多岁的谢小双和8位老人守候着一座古村。当儿孙们早已在新村住上了二层楼,他们仍坚守着自己的“节奏”:种田、聊天、云淡风轻。
“这里冬暖夏凉,住惯了。”谢小双说,一年就过世了两位老人,村子不再有人居住是迟早的事。他看着长满杂草的房顶,皱了皱眉头。
洞八岭村位于山西晋城泽州,入秋时节显得格外萧条,倒塌的墙体、椽檐、门匾让人看了触目惊心。然而,仍然能看出这是一座房屋上下畅通、户户贯通、院院连通的古村落,具有全民防御特色和完整的排水系统。
洞八岭村前任党支部书记谢向荣说,上世纪70年代开始,洞八岭村经历了三次人口外迁,前两次是由于老村落里人口膨胀,村民就在村外盖起了房子。第三次是2006年因为撤村并镇,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是大趋势,村民都愿意住新房。”谢向荣说。
事实上,古村落的文化和商业价值正日渐被人们重视,开发商用旅游也成为保护古村落的一种普遍选择。然而,有些古村却选择让村民倾巢搬迁,只留下一堆空壳的“死”建筑。
山西皇城村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该村位于太行、王屋两山之间的沁河岸畔,是清代名相陈廷敬故里。记者走上标志性建筑——百尺山河楼,俯视着明清时期留下的沧桑建筑和崭新的别墅式小洋楼,这块弹丸之地上发生的巨变,引人思考。
1998年开始,在成功实现举村搬迁的前提下,皇城村用3年多时间完成了投资过亿、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皇城相府古迹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同年,全村700多居民住进了附近新村的花园式小洋房。
“老了有人管,保险有人付,村里有超市,生活步步高。”今年85岁、四世同堂的倪福顺老人说,遗憾的是洋楼里的农家生活不见了,安静被打破,村里人来人往,不是来住宿的游客,就是招揽客人的村民。
这样的古村落还有“灵魂”么?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全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古村落数量多、规模大、资料全、保存相对较完整。然而古村落散落在穷乡僻壤,保护现状堪忧。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是困扰古村落保护的症结所在。专家表示,除了国家要下拨传统村落抢救保护的专项资金外,还要提高地方政府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山西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霍耀中表示,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应做好古村落保护规划,保护其人居环境。有些老房子光线不足、年久失修、位置不好等,这些问题应得到妥善解决。在保持古村落格局、外观、院落的同时,合理地增加生活设施,例如卫生间、文化站、医疗卫生场所等,提高居住质量和安全性。
“商业利用如果只保护‘壳’却没有了‘核’,古村落就成了失去文化的‘摇钱树’。”霍耀中说,村落必须是人居住的环境,这种“老戏新装”的保护方法可行性很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