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寺院或兼具旅店功能 男女均可下榻

给大家讲个故事。

说是南宋初年,有个官员去寺庙烧香,晚上没走,方丈让知客僧带着他去客房里住一夜。

知客僧把他带到客房,顺口问道:“听说施主以前跟刘县丞是同事?”他点点头。

知客僧指了指客房里那张床,叹了口气说:“您还不知道吧,刘县丞去年就是在这张床上病死的,他太太也是在这里病死的。”

官员听了有些毛骨悚然。知客僧离开后,他躺在那张床上,越想越害怕。睡到半夜,忽然听见床下啪啪作响,他乍着胆子喊了一声:“你是刘县丞吗?”只听床底下传出一个阴森森的女声:“我不是刘县丞,我是他老婆。”这个官员吓坏了,跌跌撞撞冲出了房门,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去那家寺院了。

这个故事并不好玩,但是故事里有个细节值得留意:刘县丞和他老婆都是在寺院里死掉的,说明寺院里也是可以让俗家人居住的,而且还能让女士住。

事实上,古代的寺院大多兼具旅店的功能,无论男女都可以下榻,临走出点儿香火钱就行了。甚至还可以长期住,就像租房那样,每月向方丈交一次房租,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而且好多古人都喜欢在寺院里租房,尤其是读书应考的书生,常常在寺院里一住就是两三年,直到考中进士为止。这主要是因为寺院里比较安静,适合复习功课。我们熟悉的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徐文长、纪晓岚,这些大才子年轻时都有过在寺院里长期租房复习功课的经历。

咱们现代人可不可以住进寺院呢?也可以,不过要比古代严格和麻烦一些。在古代只要交点儿租金就可以住了,现在则必须成为居士(也就是在家修行的佛教徒),带上身份证和皈依证去客堂找值班的和尚办理入住手续,才能在寺里住上两三天。还有,古人住寺院时,僧众在五观堂吃斋念佛,俗家人在客堂大鱼大肉,僧俗两众各过各的生活。现在想在寺院里住,就得跟着出家人一块儿做早课、做晚课,一块儿念经吃素,否则,会被赶出山门的。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