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比较和谐的几次拆迁:子产不毁乡校倾听民声

子产不毁乡校倾听民声

子产是郑国的执政大臣,他管理国家刑罚严苛,宽严并举,公平公正,所以得到民众拥护。郑国人闲暇之余喜欢聚集在乡校里共同评价国家政策的得失,议论执政者的好坏。大夫然明建议拆掉乡校,子产说,为什么?人们干完活在一起讨论施政的优劣,民众喜欢的,我们就推行,民众厌恶的,我们就改正,民众的声音就是掌权者的方向,就是判断政策是非的标杆,我们召集他们还来不及呢,为什么要毁掉它呢?

子产的做法受到孔子的首肯。

子产不因国家而损害民众

郑简公去世,国家准备举行殡葬仪式,由于道路狭窄需拆除影响仪式的障碍物,“城管部门”组织了一支拆迁队一路势如破竹的拆除“违章建筑”,当拆到游氏祖庙的时候,庙的主人不乐意了,这人叫游吉,是郑国大夫,游吉让拆迁民工暂时不要拆,先拿着工具原地休息,并告诉他们说,如果子产问,你们就说,不忍毁掉祖庙啊,可是马上就要拆了。如此一番之后,子产就让拆迁的人避开了游氏祖庙,也算是保护了一处古迹吧。

管理墓地的人为便于工作,在墓地周围建了房子居住,影响道路,拆掉它,郑简公葬礼就能很快完成,不拆,就要拖延时间,游吉建议拆除,说,如果不拆,各国来吊唁的诸侯、宾客怎么办?子产坚决不同意,他说,各国诸侯和宾客既然能来参加吊唁,那就不会担心时间的长短,只要对百姓没什么危害,宾客就不会有损害。于是房子保住了。君子们由此称赞子产,懂礼,没有因为“面子工程”去毁坏别人而成全自己。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