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县令并非都是七品官 有的甚至高居正五品
郑则仕主演的《七品芝麻官》
周星驰主演的《九品芝麻官》
牛得草主演的《七品芝麻官》
在很多影视作品和戏剧中,县令大多为七品官。特别是豫剧名家牛得草领衔主演的豫剧《七品芝麻官》(又名《唐知县审诰命》)于1979年由北京电影制片拍成戏曲电影后,随着唐知县那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名言家喻户晓、风靡一时,不少观众误以为县令都为“七品官”。于是,“七品芝麻官”几乎成了知县的同义词。其实,知县也是分等级的,古代县令并非都是七品官,有的甚至高居到正五品——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分九品,每一品又有正从之分。
“官分九品”源自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从第一品到第九品,共分九等。不过,历史上各朝代的具体划分略有差异,北魏时期共分为三十等。隋及元、明、清等朝代则分为九品十八级。古代的知县确实大多官列正七品,但历史上不少朝代都有“例外”。因为古代京城所在的县叫“赤县”,在“赤县”做知县,品秩从优。隋炀帝时,京城所在的大兴(万年)和长安,东都所在的洛阳和河南,四县的县令都被封为正五品。金朝中都所在的宛平和大兴,知县都是从六品。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各县按人口多少划分等级,江北六千户以上和江淮以南三万户以上,都划作“上县”。“上县”的知县都是从六品。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开始按经济发展状况区分各县等级,每年征收田赋满十万石的县称为“上县”,知县也是从六品。清代,全国共有一千多个县,其中四个地位特殊的县其知县均官居正六品。这四位“六品县令”分别为北京顺天府所辖的大兴和宛平县令、盛京所在的承德(沈阳)以及孔子的家乡曲阜县令。
中国的县制始于春秋中前期,但“县令”的称呼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之后,改变了以往类似于封邑制度的县制,遂有了后世县制的雏形。此后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县官”的称谓也有所不同:县令、知县、县尹、县长……
自秦朝以后,县令作为国家指派的最低一级行政官员,一直绵延至清末。在秦代,已有“县令”和“县长”之分,秦代规定:“县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也就是说,所辖县中的人口超过一万户,掌治其县的“县官”叫“县令”;如果到不了一万户,这个“县官”就只能称作“县长”。《晋令》规定:“县千户已上,州郡治五百已上,皆为令;不满此为长。”在《隋书·百官志》中,则只记载了“陈五千户以上县令与五千户以下县令”,而没有“县长”二字。到了宋代,《宋书·州郡志》中记载的也大多为县令,而元代的“县官”,大多称为县尹。明清时期,知县成为正式官名。
在中国历史上,将知县的等级划分得最为繁复的是唐代,据《旧唐书》记载,盛唐时全国共有赤(三府共有六县,即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奉先、太原、晋阳)、畿(八十二)、望(七十八)、紧(百一十一)、上(四百四十六)、中(二百九十六)、下(五百五十四)七等之差(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余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凡一千五百七十三县,令各一人。其官品从正五品上起,依次为正六品上、从六品上、正七品上、从七品上、从七品下。也就是说,虽然都官居县令,高的可以达到正五品,低的则可能“屈居”从七品下……
县令由于品级不同,待遇上自然也有差距。比如在明代,正五品县令一年的俸禄是192石米,从七品县令一年的俸禄只有90石米,高低相差100多石粮食。
那么,知县都有哪些职责?据《清史稿·职官志》记载:“知县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由此可见,古代“县官”的职责可谓无所不包,几乎综合了我们今天的行政、司法及部分立法等诸多职能。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