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宴会奢侈成风:朝朝酒酌,日日珍馐
现今,社会上的反对奢靡之风,让我不禁想起了清末政风下的吃喝之风。清末的政局,内忧外患迭起;清末的官场,花天酒地成灾。清代在嘉庆、道光年以前,士大夫间的风气还算简静,但随着封建王朝的日益腐败,达官权贵们的吃喝之风,也渐趋盛行起来。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曾以当年“长沙人之宴会”为例,说明这种奢靡情况的发展过程。
书中载:嘉庆时期请客,“用四冰盘两碗,已称极腆(丰厚),惟婚嫁则用十碗蛏干(一种海贝制成的干菜)席”;道光时期,改为“海参席”,跟着又加上了“四小碗、果菜十二盘”,虽平常聚餐,也是如此;后又“改用鱼翅席,小碗八,盘十六”;咸丰时期,则已“有用燕窝席者”,花费较前更大;而从光绪初年起,设馔酬酢,益加频繁,特别是朝廷所在的京师,更为严重,这种朝朝酒酌,日日珍馐的生活,就连置身其间的个别显要人物,也感到难以应付。
据徐珂此书《京师宴会之八不堪》载,光绪末年,有翰林某,写了一篇婉辞宴会的启事。略云:“供职以来,浮沉人海,历十余年,积八不堪”,接着历数讲究排场、大摆酒席、恣意饮啖的时弊。现举几条,以飨读者。这位翰林说:“现处忧患时代,祸在眉睫,宴会近于乐祸,宜谢者一”;“今日财政窘困,民穷无告。近岁百物昂贵,……小臣一年之俸,何足供寻常数餐之客,久必伤廉,宜谢者二”;京中衙署,有增无减,官员益多,“宴会之事,弥积弥繁,若欲处处周到”,实难实现。“且京中恶习”,午间请客,至暮不齐,“主人竟日衣冠,远客奔驰十里,炎夏严冬,尤以为苦,宜谢者三”。清末宴会,连这位翰林大人都感到了“不堪”。大吃大喝之祸,其烈可知。吕英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