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唐卡

唐卡,简单的说就是西藏的卷轴画,具有浓郁的藏地风情和宗教色彩。它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吐蕃时期,对于藏传佛教僧尼们来说,唐卡乃是修行时必不可少的用具,礼拜唐卡可获功德,同时也要通过观看唐卡,引发关于佛像义理的联想。无论走到哪里,裹成一卷的唐卡都可以随身携带,对于藏人来说,唐卡就是一座可移动的庙宇,就是一尊可随时亲近的神。特别是在很多年前,在藏族游牧部族还逐水恋草而居的时候,只要把唐卡挂在帐篷里、挂在树枝上,都会让漂泊藏人的心有所依托。

同样地,在家信徒也要请画师绘制唐卡并加以供奉,有人还亲自作画,奉献给寺院装饰殿堂。最壮观的则是节日和法会时的晒佛仪式了,僧人们将寺院中珍藏的唐卡取出郑重展示,向民众及香客展现净土世界的光辉,佛陀祖师的伟大,或说或唱,载歌载舞,场面隆重而盛大。平常室内供奉用的唐卡一般不逾一米,但晒佛时展开的巨幅唐卡能够铺满整整一面山。

唐卡的题材、内容包罗万象,除以佛教为主外,历史、民俗、天文、历算、藏医药、人体解剖图等皆可入画,具有宗教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被称为青藏高原的大百科全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卡-狮吼观音 本图片来源于琉璃厂古玩艺术品交易网,由帕哈唐卡提供

唐卡的创作过程非常讲究和复杂。绘制前要向活佛问卜,选择吉日,沐浴净身,焚香祷告,一边诵经,一边备料。然后经过准备画布、定位起稿、铺底着色、精心勾勒、描银铺金、开光加持等过程。绘制一幅好的画作通常要花费画师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勾勒线条、上色、上金,每个步骤都很费工夫并且极具耐心。同时,绘制唐卡的颜料传统上是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耳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以及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用这些颜料绘制的唐卡经历几百乃至上千年,画面仍金碧辉煌,灿烂如新。画完以后,由高僧活佛开光加持,具有身之所依的特性。长期供奉,以保风调雨顺,四季平安,或被超度到极乐世界,而得成无上正果。

唐卡画面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光是孤零零地放上一些神灵人物,还需要一些细节将他们联系起来。莲座、光背、祥云、花蔓以及其他装饰纹样等都能很好地起到这样的作用。尤其在那些受到汉地绘画影响的唐卡作品中,金碧山水与奇花异草是最常见的背景装饰题材。同时,这些装饰也有着一定的宗教含义。例如,在表现佛国净土时,琼楼玉宇、宝池净莲与灵鸟都是不可或缺的。唐卡画面上还会有一些小小的点缀,例如表示美好寓意的七宝、八吉祥,位于本尊下方、表现对他的敬意的供品等等。唐卡艺术发展到今天,流派众多,新人辈出,技法不断出新,作品异彩纷呈,广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被誉为我国民族艺术的奇葩。

除了它独具的艺术天赋而外,藏传佛教中的各大宗派的祖师都赋予唐卡活生生的生命,并亲自制作,同传法一样,非常神圣地把唐卡及其绘画艺术代代相传,世世承袭,承传人都把唐卡视为是有生命力的佛、是师尊、是三宝。一个熟练的画工完成一幅成功的唐卡,至少需要一到几个月的时间,因此,每一幅唐卡都凝结了唐卡画师的血汗与众神的护佑。

琉璃厂古玩艺术品交易网唐卡竞拍专场:http://liulichangchina.com/auction/album/?id=7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