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之前曾被盗挖印章佐证墓主尊贵

工作人员清理墓葬内的文物 

  本报讯从4月10日省文物局授权白银市文物部门对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发现和裸露的汉代古墓进行考古清理已有一个月了。目前,4座古墓的发掘清理工作已基本接近尾声。从这些墓葬的规格和出土的陶罐、陶灶、古铜镜、古钱币等文物来看,这些墓葬群应该为西汉中晚期到新莽时期间的墓葬群,墓主身份非富即贵。但可惜的是,这些墓葬在明代以前就被盗挖过,有的甚至可能当时就已被盗,因而出土的文物除了一些陶罐,其余的就不是很多。

  明代之前古墓曾被盗挖

  5月9日,记者再次来到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中村古汉墓考古现场,经过一个月的挖掘清理,考古人员已经将4座古墓的墓道、墓口、墓室以及部分棺椁清理出来。这些古墓墓口均面向北而开,其中在村民赵庭海家院落北面的那座双棺墓为最大的一处墓葬,墓室内两具棺木保存较好,基本没有出现腐朽发黑的状况。

  据考古人员测量,该墓葬宽约3.2米,深约7米。沿着墓道口进入,只见墓室口右侧有一具尸骨斜侧在地。墓室地面上,已经有几件不同花色陶罐和古钱币显现。考古人员保留了当初的摆设现状,邀请了省上有关专家现场查看。另悉,在该墓葬挖掘之前,考古人员还从中发现了古木牛木马的残骸。在该古墓右侧平行约20米处,考古人员还挖掘出一上一下,宽约3米、深约5米左右的两座小型古墓葬,但两座古墓均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塌方,椁木顶部的部分木头已经塌折,所有棺木均已发黑、腐朽。在下方的墓葬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一件漆器制品,为慎重起见,考古人员暂对其进行了保护处理。

  在双棺墓葬口的左前方数米处,考古人员还清理出一座小型墓葬。记者看到,该墓葬棺椁木料均已经发黑腐化,只留下半截在内,而墓室内棺木盖已然不见,棺木也斜摆在地上,墓主的尸骨也基本荡然无存。在该墓室的左侧墙角,仍然还“幸存”着四五件陶罐、一件陶灶和一些新莽时期钱币。文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考古清理的情况来看,这4座古墓葬均已经被不同程度盗过,且至少在明代前。

  青铜虎钮印佐证墓主尊贵身份

  记者还从古墓考古清理现场获悉,考古人员从这4座墓葬中除了清理出了一些陶罐、陶灶、古钱币等文物外,还从其中一个小型墓葬中清理出一枚小型青铜质虎钮印章。

  据白银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发掘清理的这4座古墓,除了最早发现的一处古墓系双棺墓葬外,其余3座均为单棺墓葬。他们从双棺墓墓道口前面不远处的一个小型墓葬中清理出来了一枚青铜质虎钮印章。该印章长宽约1厘米左右,由于已被浸蚀等因素,印章上的铭文看不清楚,目前正在进一步清理考证之中。

  5月9日上午,白银市文广新局邀请了兰州大学、兰州商学院以及敦煌研究院的数名专家学者对平川中村汉代古墓清理现场进行了实地查看和初步判断。专家通过对4座古墓葬的制式、结构以及出土的文物认为,一般来说,汉代大城址周围必有大墓葬,而大墓葬周围必有大城址。结合1976年这里考古出土文物的情况综合来看,这些墓葬的级别比较高,墓主人身份和地位比较高,是“要人”的墓葬。首先棺椁制式墓葬墓室它分为两层,再加上顶部用材,还预留墓道,都首先需要大量的木材,而这大量的木材应该取材于当地,说明当时的植被和生态以及气候条件较好;其次,能用得起这么多木材的墓主,应该多为非富即贵之家。

  现场的专家还指出,平川这些墓葬群和我省河西一带及敦煌发现的墓葬群很不一样。敦煌那里发现的多为家族墓,或十座八座,或二三十座,但平川这里的墓葬很集中,而且这些墓葬都是依山而建,所用木材多,工程量大,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墓主人的财富和地位实力。其中应该有不少双棺墓,为二次葬,即一家一人死后,都会为其配偶预留一个棺位,同时预留好墓道和墓口,等另一人死后,再将墓口打开安放进去。考古工作人员在这里发现的虎钮铜印,说明了在当时该墓主的薪俸应该在600石以上,职位级别应该在县令以上都尉以下。由此可见,其身份也较为尊贵。

  虽然从平川4座汉代古墓中清理出土的文物相对较少,但省上几位专家经过实地查看了解后认为,此次汉墓的发掘对研究古丝绸之路以及白银在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地理位置及军事战略地位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据白银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等这4座古墓彻底清理结束后,将整体搬迁至平川区博物馆进行展出。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