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大常委会调研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

  为深入推进我省文化法制建设,进一步了解文化建设在立法方面的需求,推广余杭在良渚遗址保护方面的经验,5月6日,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一行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昌的带领下调研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宏儿,区委常委、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良渚组团党工委书记张俊杰,良渚遗址管委会副主任吴立炜陪同调研。

  良渚遗址作为良渚文化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以其规模宏大的古城遗址、山环水抱的选址特征、垫石堆筑的营城技术、内外环通的水系格局、聚落层级的空间关系以及拥有大型建筑基址的都邑功能等特征,展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两河流域聚落文明的最高成就。它以反山、瑶山祭坛墓地出土玉器的类型、功能、纹饰与用玉制度,揭示了中华文明早期国家基本特征的渊源——“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以及对贯穿于整个中华文明5000年的文化特性“礼制”的影响,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杰出代表性的东亚地区史前大型聚落遗址。专家指出,良渚遗址承载的突出普遍价值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六条标准中的第二条传播价值、第四条典范价值、第六条关联价值标准,完全具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是当前我国最具价值的申遗主体之一。

  在听取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的情况汇报后,王永昌表示,良渚遗址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浙江文化建设的金名片,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力,不仅是浙江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而良渚遗址保护与人大立法之间存在许多共性,例如《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多年来良渚遗址管委会在遗址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规划编制、法规修订、开发利用、环境整治、资金保障、对外宣传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王永昌说,良渚遗址申报世界遗产含金量高、专业性强,余杭区和良渚遗址管委会要以申遗为抓手,进一步理清思路,转变观念,继续加强学术研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再接再厉,争取再上新台阶,再做新文章。同时,王永昌还表示,省人大将全力以赴支持良渚遗址申遗。

  当天,省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一行还参观考察了良渚博物院。(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