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在渝开工建造

  4月11日,国家文物局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在重庆长航东风船厂点火开工。来自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船重工701研究所(设计方)、重庆长航东风船厂(施工方)、上海双希海事发展有限公司(监理方)、重庆船级社(船检方)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了这艘930吨级船舶的开工仪式。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在开工现场表示,国家文物局历来十分重视水下考古事业。以前由于没有专用船舶,水下考古工作受限较多,考古船的建成将大大提升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能力。对出水文物而言,以前只有将它们拉回陆地才能进行保护研究,有了这艘船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取和保留文物的历史信息,并使文物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妥善的保护。
 
  据介绍,该船设计排水量为930吨,全长56米,型宽10.8米,型深4.8米,吃水2.6米,航速12节。相比于其他常规类型船舶,该船具有水下考古仪器专业设备多、后甲板作业面积大且空旷等特点。考古船将使用全电力推进动力方式,设置舭龙骨和被动可控式减摇水舱,具有良好的稳性与适航性,可以为水下考古专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平台。
 
  记者了解到,考古船的主要工作海域为我国沿海,可承担水下文化遗址的普查、专项调查及小型发掘工作。通过配属的各种物探手段,发现、确认和定位水下文物遗存,具有对水下遗存进行测绘记录、摄影摄像、遗址清理、提取文物以及出水文物的初步处理和暂时保管等功能,并具备一定的展示能力,基本能够满足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求。
 
  按照工作计划,考古船的建造过程分为分段制作、船台合拢、水上舾装等阶段,将在2013年年底下水,舾装完毕后交付文物部门,在完成相关的测试、调校后投入到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中国文物报 文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