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文物局召开《陕西省志·文物志》编纂工作会议

  4月9日上午,为期半天的《陕西省志·文物志》编纂工作会议在局机关召开。陕西省文物局局长、文物志主编赵荣,副局长、副主编郭宪曾,副巡视员周魁英,执行副主编吴晓丛,副总纂徐进、路远,以及撰稿人员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郭宪曾主持。
 陕西省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省地方志第一轮修志工作中由三秦出版社出版过一部《文物志》。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我省文物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原有《文物志》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的有关规定,考虑到文物志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要求,省文物局决定重修《陕西省志?文物志》,并经陕西省方志办批准列入我省二轮修志计划。作为我省文物事业基础业务建设的重要内容,重修《文物志》也是列入全省文物事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省文物局希望通过这次重修工作,不仅能达到编出一部高质量志书的目的,同时也能起到锻炼队伍、全面提高系统专业人员综合业务水平的作用,并以此为契机,搜集积累相关资料,建立起文物信息资料库,为今后文物管理和编辑出版工作提供便利。重修工作自2009年底正式启动以来,省文物局多次召开各种编撰工作会议,研究确定编撰指导思想、基本框架、编写体例、工作计划以及解决落实机构、经费、人员等问题,省文物局领导还多次到编撰办公室调研指导,有力地保障和推进了编撰工作的有序进行。截止目前,全志已完成50%以上的文字撰稿任务。
  为进一步加快编纂进程,确保按计划完成修志工作,省文物局专门召开了本次全体编纂人员及编委会工作人员参加的编撰会议。会上,《文物志》执行副主编吴晓丛首先通报了《文物志》工作进展情况及已交稿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重点对撰稿原则和编写规范等进行了说明和解释,要求在内容规范和行文技术两方面把握好尺度,做到缜密严谨,确保信息和数据的科学准确。
  随后,针对目前已交稿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编纂工作,赵荣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高度重视,集中精力,全力做好修志工作;修志是政府行为,文物志是对陕西文物事业最权威、最准确、最全面的记述,各参编单位和编撰人员要站在全省的高度,通力合作,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做好重修文物志的编纂工作;第二,认真负责,确保编纂质量;志书不同于一般出版物,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是志书的第一位要求。各编纂人员在编写过程中,要全面把握全省文物资源的总体情况,广搜博览,准确提炼,言之有物,并对引文、数据等务必认真核对,防止以讹传讹。对尚未正式发表的考古新资料,也要及时收录;第三,把握节点,按期按成;重修《文物志》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任务重,环节多,要求高。编撰人员和编委会要按照工作计划,严格把握好各节点的时限和任务要求,创造条件,集中精力,力争7月底前完成初稿。同时,赵荣还强调指出,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等相关单位要全力支持《文物志》重修工作,及时全面提供文物数据库、“四有档案”以及“三普”新成果等信息资料,确保《文物志》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郭宪曾在会议小结讲话中,要求各编撰人员要按照赵荣长的讲话精神,熟悉掌握志书的写作特点和规范,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抓好落实,加快进度,努力编写出一部具有权威性、准确性和可读性的陕西文物信史。(陕西省文物信息咨询中心)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